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极神韵——我学太极拳(94)

(2017-12-24 06:40:14)
标签:

健身养生

  太极神韵——我学太极拳(94)

神韵,就是打拳者应有的神采气度和风格韵味。讲书法有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太极拳也是如此,有些人拳打得挺熟练,动作也没有多大错误,就是没有气势,没有太极味,总的讲是没神韵。这一点涉及到人的气质的修炼。所谓太极拳是一种文化就在于此。它不仅锻炼你的身体,还锻炼你的情操,锻炼你的精神。不仅增强你的体格,而且锻炼你的人格。很多人通过练太极拳,性格有所变化,就是因为太极拳这一特殊运动方式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意志、道德、情操,表现在拳上就是神韵。

神韵,实质上就是通过练太极拳,增强气质的修炼、精神的修炼、武德的修炼、人格的修炼。体格的锻炼是有形的,人格的修炼是隐形的。拳是人格的表现,人格的再现。老师常讲:什么人打什么拳,神韵的修炼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讲气势。在练拳的态度和势之中,注意气势。首先,要求练拳时身正势圆。身法要正,中正安舒,不是扭扭曲曲的。要形成身法中正,内气鼓荡,从而达到:外形饱满,松透堋圆,筋柔骨正。所有动作都要做到非圆即弧,纵看立体螺旋,横看环环相套,胸腰运化,如龙似蛇,气势磅礴,做到凝重而舒展,严谨而潇洒。

  ()讲表情。神态自然,从容不迫,情绪安逸。表情实际上就是一种心态的外露。如打掌时怒目、皱眉、张口、紧闭口、吐舌、紧张、慌张、呆相、低头都是不自然的心态。打拳时抛弃恶性兴奋,换来良性兴奋,尽量做到情绪好时打拳,打拳又换来好情绪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讲节奏。节奏,就是打拳的韵律。音乐有韵律、舞蹈有韵律,打拳也有韵律。有快有慢,发劲快;有蓄有发,蓄发相连;有开有合,开合相寓;有卷有放,卷放相接;忽引忽进,引进交替;有升有沉,升沉皆走螺旋。行功如波涛滚滚,以显示太极劲力的旋律。这样打拳既有节奏又不累,即所谓有氧代谢。拳毕,呼吸正常,汗流而不气喘。

  (四)讲眼神。眼神是精气神的窗口。打拳时,要求眼睛以视敌人为主,兼顾左右。眼睛炯炯有神、神采奕奕。头不可低、不可仰,不可扭脖子。头随身动,眼光四射,或以正视,或以余光扫视,兼顾左右。眼光既要机警,又不怒视,以显示神态之自然从容和大方庄重。

  (五)讲韵味。即“太极味”,太极阴阳哲理体现出来的韵味。既反映在拳上,又反映在神态上。通过拳的哲理来悟人生的哲理,“练拳、练体、练人格”。打拳联想到做人的道理,联想到为人处事;为人处事又要联想拳中的哲理。通过练拳,表达你的心态;通过练拳,又影响你的心态这样一个辩证关系。打拳要求立身中正,那么做人就要一身正气;打拳要刚柔相济,那么做人处事就要能屈能伸,既有开拓精神,又有严谨作风;打拳讲的开合相寓,能吞能吐,那么做人处事就能解能化;打拳有顺缠有逆缠,那么做人处事也有顺境逆境,在逆境中求顺境,顺逆都能适应;打拳讲轻沉兼备,从容不迫,能容能化,做人处事也要能做到沉着应事,能宽容,能忍让,能从容不迫;打拳讲谐调,那么做人处事也要讲和谐,以和为贵,处理好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与大自然的关系;打拳强调凝重而舒展,做人也应该沉着稳重而潇洒。所以,打拳既是练体质又是练气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