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控人生的90%——读书之思与悟(212)

(2017-06-28 21:04:34)
标签:

读书

 掌控人生的90%——读书之思与悟(21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法则,即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它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于是二人猛烈地斗起嘴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的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被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消息来源《新思维》)

 

【思与悟】

在现实生活中,常听人抱怨:我怎样就这么不走运呢,每天总有一些倒霉的事缠着我,怎么就不让我消停一下有个好心情呢,谁能帮帮我?其实,这都是一个心态问题。真正能帮助你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倘若了解并能熟练运用费斯汀格法则处事,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位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却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态;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态。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他的心态。

我们说心态是一柄双刃剑,积极的心态成就人生,消极的心态则毁灭人生。成功者的积极心态都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的磨练改变而形成的。拥有光彩夺目的人生,必须果断摒弃盘踞心头的毒瘤,将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心态。心态是命运真正的主人。如果我们想要主宰自己的世界,主宰自己的命运,首先要主宰自己的心态。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态,人生必将摇摆不定,最终会与失败为伍,与成功绝缘。

俄国有一位作家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失去的比获得的更为重要。种子消失之后才能发芽。人生是个大舞台,要想活得精彩,不仅要学会给生命留空白,还要淡然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人生。积极的心态能帮我们获得健康、快乐和富有;而消极的心态带给我们的只会是疾病、痛苦和贫穷。要想改变人生,首要条件就是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也会充满光明。

人的一生,心态与生活,其实就是在得失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走向成熟的。没有永远的开幕和永远的谢幕,都是交替进行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代表的是这件作品的为人称道,不是意味着一辈子的作品让人称道,什么都是需要个过程的。一句简单的话,就看自己需要怎么样的生活状态吧?或许有的愿意一生累死,有的则愿意一辈子平庸死,只要自己给自己定好了位,其实其他的都不重要。

要知道,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不可能处处是逆境;人生有巅峰也有谷底,不可能处处是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那么你注定永远是个弱者。

生活中我们看到,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烦恼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当烦恼降临的时候,我们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给心灵松绑,从心理上调适自己,避免烦恼变成心病。

细细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用微笑去面对人生,就如林肯说的:据我观察,人们都是自己想要怎么快乐,就能怎么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