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淘汰律——读书之思与悟(147)

标签:
读书 |
苏东坡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地位变了,眼界、口味和娱乐方式自然也与以前不同。主要的是官员重名,怕旧友放肆,搅扰声望,要慢慢与他们疏离。
以钱淘汰律:钱多出一二百元或一二千元,并不能淘汰朋友,反要向他们显摆,或被他们吃掉。而钱多出几十万之后,会醒悟自己处在危险境地,担忧朋友们向自己借钱。
有钱的人像官员一样多半怕从前的朋友。感到自己像羊,他们是狼。或自己像插着蜡烛的蛋糕,他们是饥肠辘辘的饥民。在他们下手之前,不如早点甩掉。钱使人觉得,周围都是炯炯的眼睛,不得不防。
以年龄淘汰律:一个人不大容易和童年的朋友保持交往,他反那个年代的幼稚和这些伙伴们叠印在一块儿,继续来往,仿佛是一种倒退。而一个人年长之后,又受到年轻人的拒绝,因为他不通浒的玩艺儿。人们常常认为,时代之手在划分朋友的行列。
那么,友谊到底藏在哪里呢?能够叫做“友谊”的这种交往,必然时间很久了。它像亚麻布衬衣一样,越洗越旧,穿在身上越舒服。友谊多半建立于心灵的某种相通之处,如同你以某种频率发出声波,惟有对方能够接收,海内知音,悠然心会。钱、官或年龄,都不能妨碍友谊的壮大。
在下列情形中被想念的人,注定是真正的朋友。
欢乐的时刻想与之分享,沮丧的时刻想与之倾诉,艰难的时刻想与之磋商,绝望的时刻想与之托孤,而平静的时刻又常常想起他们的音容举止,把他们当作一池湖水,跳入浸泡,当作一处花园,漫步徜徉。
这样的朋友很少,但有一两个已经足够。
真正的朋友,在朋友“淘汰律”之外。
【思与悟】
读此文,颇有感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很多,和你相识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唯有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就是屈指可数那么几个,除了亲人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人,这种人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像亲人一样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在乎你,这种人就是朋友。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同样感受,朋友(友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人与人之间是互相需要的;你与家人之间是互相需要的;你与社会之间是互相需要的;你与你周围的一切之间也是互相需要的。朋友需要你是因为你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可以尽自己所能去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朋友不一定常常联系,但也不会忘记,每次偶尔念起,还是感觉那么温暖、那么亲切、那么柔情;朋友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把关注藏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及时更多温柔,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淡雅且芬芳;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像一杯凉开水,清凉寡淡,但解渴实用。
朋友像块晶莹的宝石,需要用真诚去雕琢,用理解去保鲜,用沟通去修饰。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也要明白,有的人出于个人目的与你交朋友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有的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暗算、攻讦。这些都不足为奇,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只是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处世交友,重要的一点是掌握与朋友成功交际的技巧:倾听朋友的诉说;在朋友最需要时到场。但朋友也要分亲疏,交际往来要有“度”;求人情要适可而止;不要将朋友理想化;正确把握友情与爱情;朋友之间也要说“不”;不要单纯追求功利性交往。
当你曾经拥有知心朋友时,请你把握住这拥有的机会,并好好的珍惜他(她),千万不要让你的知心朋友默默地离开你。你没有必要把自己沉浸在粉红色的世界里,你要扼住绿色的今天,迎接金色的明天。
某些时候,我特别的想念我的朋友,思念与他们在一起把酒言欢,说说笑笑的日子,那时候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与他们在一起我最惬意,什么都不用想,谈着彼此的生活,发发牢骚,憧憬着未来,华灯初上的时候,大家又都在吃力的去过好自己的生活。
记住,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夹缝,如果自己不去挖掘,那么有一天你就会被夹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