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拒绝中成长——读书之思与悟(136)
标签:
读书 |
“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
这是我看“明周”一篇艺人林建明专访时见到的两句话。
艺人今天已有名有利有江湖地位,但她回忆,少时曾一时拮据。问人借钱,以为不难吧,可是,一个不借,两个不借……心一直往下沉。被拒绝,才霎时长大,明白求人不如求己,要靠自己发奋、争气。
有些人比较幸运,在爱中成长。
有些人比较凄惨,在恨中成长。
但,大部分人,也不过在大大小小的“被拒绝”中成长吧。幸好这样,不致伤心伤肺,入骨入肉。当然,也有极深的痛楚如梦如魇,但你我不说,又有谁知?等于没发生过……
大家总会遇上沮丧的事,沮丧之际,没有援手,更加寂寞。但“人情冷暖”的意义在于:
(一)如何自处;
(二)如何前进;
(三)如何回头。
需要一点时间。
过了这三关,没什么大不了。
人费尽一生心力,换取的,不外乎一声叹息,或一个微笑。
当然,我们极力争取笑到最后。
(消息来源《时文博览》)
【思与悟】
读此文,心情既沉重或然又开朗。我也遇到过此经历,如文中讲:“借钱的事,问人借钱,以为不难吧,可是,一个不借,两个不借……心一直往下沉。”经历过一次,发誓再不向人借钱,也永不借钱给人。被拒绝,才霎时长大,明白求人不如求己,要靠自己发奋、争气。
我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拒绝之中,它出现的频率,远较我们想像得频繁。生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渐渐明白,拒绝就是取消,拒绝就是否决,拒绝使你一劳永逸,拒绝让你义无反顾,拒绝在给予你自由的同时,取缔了你更多的自由。拒绝是一条单航道,你开启了闸门,江河就奔涌而去,无法回头。拒绝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在拒绝中成长和奋进。如果你不会拒绝,你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拒绝的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选择。我们不少人在选择拒绝的时候,往往显得过于匆忙。在有可能从容拒绝的日子里,胆怯而迟疑地挥霍了光阴。殊不知当你在选择拒绝的时候,更应该冷静和周全,更应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利弊与后果。拒绝应该是慎重思虑之后一枚成熟的浆果,而不是强行捋下的酸葡萄。拒绝不像选择那样令人心情舒畅,它森严的外衣里裹着我们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像一种后劲很大的烈酒,在漫长的夜晚,使人头痛目眩。于是人们本能地惧怕拒绝。人在推迟拒绝的那一刻,梦想拒绝的冰冷体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缩小以至消失。可惜这只是你的善良的愿望,真实的情境往往适得其反。
因为拒绝,我们将伤害一些人。这就像春风必将吹尽落红一样,有时是一种进行中的必然。如果我们始终不拒绝,我们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我们伤害了一个跟自己更亲密的人,那就是我们自己。拒绝的味道,并不可口。当我们鼓起勇气拒绝以后,忧郁的惆怅伴随着我们,一种灵魂被挤压的感觉,久久挥之不去。因为惧怕这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我们有意无意地减少了拒绝。在人生所有的决定里,拒绝是属于破坏而难以弥补的粉碎性行为。这一特质决定了我们在作出拒绝的时候,需要格外的镇定与慎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