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的次序——读书之思与悟(135)

(2016-04-14 10:26:20)
标签:

读书

       生活的次序——读书之思与悟(135)

  人们用来了解别人的时间太多,用来了解自己的时间太少。

  在资讯泛滥、八卦鼎沸的今天,这一先天的隐疾被充分激活,恶性膨胀。

  在终日埋头于电脑、出入于网络的生活中,我们给自己留下的空间有多少?大到人生的走向,小到衣食住行的选择,有多少是随波逐流的跟风,又有多少是自知之明的判断?

  人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生活,须明白三件事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必须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指向的是理想,我能干什么检验的是能力,我必须干什么意味着生存。人生的纠结,往往源于在平衡这三个问题的次序时出现了混乱。

  我们想干的事太多,能干的事太少,必须干的事又太苦、太难。

  网络资讯在缩小世界的同事,也放大着眼界和欲望,让人人时时处于物质短缺的饥渴之中。而资讯的泡沫又将乌鸦变凤凰的神话,演绎成似是而非的人间故事。这样,就将本应是生存所必须的日常劳作,变得痛苦不堪。

  诗人兰波说:生活在别处。但真实的生活中,能容你栖身的空间又在哪里?

  我们还是把自己的生活次序调整一下吧!先理清自己必须干的事情,尽己所能将它完成;然后,再根据完成的程度来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判断;有了判断,再去勾画我们想要的未来。

  这样的日子也许才是靠谱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也许才会令你少些抱怨,多些成就。

(消息来源:《当代青年·我赢》)

 

 思与悟

生活中的次序无处不在……

日复一日,我们依照自己的次序模式,繁忙于家庭琐事,埋头于日常工作,甚至于公式化、定式化。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首先放下手中的活,跳出自己画的这个圈圈,先思考一下:我究竟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又必须干什么?我们应该好好认识这三个什么,并且正确理顺它们的次序。

我想干什么是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我能干什么主要体现在字,代表着能力;我必须干什么则意味着生存,带有强制性。

儿时,考上好的大学就是高高悬挂在我们头顶上耀眼的理想光环,那么美好,令人向往,为了考上大学我们勤奋刻苦地学习。那时,我们头脑里有清晰的次序:我想考大学,我必须考大学,我能考大学,三者合一,并不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上了工作岗位,生活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单纯、简单。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丰富物质生活,网络在缩短世界距离的同时也将更多的商业广告、八卦新闻等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大脑,人们对生活的欲望也在无止境的膨胀,有对金钱、权力、地位顶礼膜拜的;有追求名车、豪宅的;有沉溺于灯红酒绿的;有月光族啃老族等等。我们欲望太多,往往在想干什么上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

想要的多,目标也就多,我们不能再集中精力好好地干一件事,往往是捡了芝麻又丢了西瓜,能干成的事太少。

而为了生计,我们必须干的事又太苦、太难,要承担太多的责任,有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为了逃避责任,有些则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想干的事太多,能干的事太少,必须干的事又太苦。人生向往的太多,想要抓住的太多,对于追求,操之过急,不够稳重,不够踏实,就会支撑不了现实的脚步。

静心思考,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次序,生活才会有条不紊,只有踏实地干好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它,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描绘自己的未来,生活的脚步才会稳健而踏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