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渴望自由是人的本性——读书之思与悟(117)

(2016-02-24 21:21:45)
标签:

读书

渴望自由是人的本性——读书之思与悟(117)

  从前有一个王国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国王准备在民间征集大批精壮劳力前去开采。这时身边一个大臣献策道:陛下,开采金矿何须民间去征集劳力呢?那样既耗时,又费钱。倒不如把监狱里的那些囚犯利用起来。他们不是特别喜欢金子吗?让他们去开采金矿,他们准会十分乐意,干起活来一定比谁都卖力。

  国王担忧地说:让囚犯们去开采金矿,难道不怕他们将金子偷走产逃跑吗?

  大臣说:陛下请放心,这些囚犯之所以失去自由,都是因为他们的贪婪。面对如此大的一座金矿,他们谁不想据为已有啊?到最后他们肯定会为争夺开采出来的金子而互相残杀。我们只需派出一小队卫兵守在金矿的出口处,将最后的胜利者拿下即可。这样不用花一分钱,也不用出一分力,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座金矿,何乐而不为呢?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国王对此大加赞赏,并下令将大量因贪污、受贿、偷盗、抢劫而获罪的囚犯送到矿区。

  几个月后,国王想去察看二下采矿的进展情况。于是,在群臣的簇拥下,  国王来到了矿区。果然,在洞口他们发现了不少腐烂的尸骨。他们猜想洞里的尸骨肯定更多,而在尸骨的一旁一定堆积着像小山一样的金子。

  可是进洞后,一切并未像大臣和国王所预料的那样——尸横遍野,金子堆积如山。矿山只是被开了一个小口子,并未触及金子。洞口死去的只是守护金矿的那一小队卫兵和少数几个囚犯。这是怎么回事呢?先前出主意的那个大臣大惊失色,面如灰土,他怎么也不能相信一群贪婪之人会放弃一座金山而逃跑。

  原来,就在囚犯到达矿山的第三天晚上,他们就一起密谋杀死了洞口的卫兵,然后各自逃命。

  其实,在囚犯们的心底,最渴慕的是自由。

(消息来源:《思维与智慧》)

    

    【思与悟】

    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最宝贵的呢?金钱只是被生命使用的,而生命是可以赚取金钱的,如果生命了结了,金钱也就毫无意义了。金钱可多可少,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从前,有一个富人,背着一袋金子要乘船过河。上船后,突然刮起了一阵龙卷风,把船给掀翻了。岸上的人对富人喊道:“快丢了那袋金子,抓住绳子,我们救你上来!”可富人就是不听,最后与金子一起沉下去了。

    看了这个故事,也许有人会笑:“为了一袋金子,命也不要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那个富翁一样,在遇到危险时,为了自己的金钱,不顾自己的命,把金钱看得比命还重要。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在悬崖边有一个要掉下去的人和一个装满钱的箱子,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去救人,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去要那个箱子?

    当然,大部分人选择了救人,但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去要那个装满钱的箱子。这些人,把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而他们却不会想想,如果没有了人,那些金钱就会失去它的交易功能,成了废纸一堆;如果没有了人,那些钱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要它何用?反之,有人就有一切,有了人,就能创造出一切财富,就能挣回金钱;有了人,就能让金钱发挥它的交易功能;有了人,金钱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使得金钱的份量重起来,是人使得金钱得以实现它的生命价值,一句话,是人让金钱发亮。

    比金钱更宝贵的是生命。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能更加深刻理解自由,体会自由的可贵。

    1954年,美国科学家做了一项“感觉剥夺”实验。实验者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试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白话,有点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们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微感等症状。实验后学生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感觉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愉快的享受,也带来了痛苦的烦恼。我们的生活就处在愉快的感觉和痛苦的经验之间。人若一旦失去感觉,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全部感觉能力,也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也不可能产生情感与意志。由上述的实验可以看出,丰富的感觉刺激对维持我们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必需的.

 我们所处的世界丰富多彩,而人的正常生活和有效发展必然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多的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需要对外界的刺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无论什么人,从本性来说都渴望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