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读书之思与悟(11)

(2015-08-03 09:50:51)
标签:

读书

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读书之思与悟(11)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你还是你。要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能忍的标志。

  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有一天骑驴子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禅师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守端很喜欢这首诗,牢牢地背下来。有一天,他去拜访方会禅师。

  方会问他:你的师父过桥时跌下驴背突然开悟,我听说他做了一首诗很奇妙,你记得吗?

  守端不假思索,完整地背诵出来。等他背完了,方会大笑一阵,就起身走了。守端愕然,想不出什么原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问他为什么大笑。

  方会问:你见到昨天那个为了驱邪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

  方会说: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比不上呀。

  守端听了吓了一跳说:师父什么意思?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守端听了,当场就开窍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将会受到别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时之痛,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

  其实,人生的各种境遇,都是我们学习的功课;有人能处逆境,却未必能处顺境。一个人将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犯,据说很多是带着满腔恨意出狱的;所以,出狱以后往往变本加厉,犯下更大的罪案。在佛经里,忍辱的意涵是很丰富的。挫折、打击固然要忍,成功与欢乐也要忍;逆来受,顺来也要受。但是,所谓,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认可,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境遇转化超越,让自己从中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总是愤愤不平;然而,正因为愤恨难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如果借着面对打击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击你的人看成来感化你的菩萨,谢谢他给你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心里没有怨恨,自然不会感到痛苦。

  有几位智障儿的家长说,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已经能在照顾孩子的艰苦和磨难当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心都被打开来了。他们能用接受考验的心情欢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来,他们的处境是苦不堪言,他们却甘之如饴。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许多人在失意的时候还能刻苦自励,一旦春风得意,就放荡起来了,得意忘形,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随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欢乐也要忍。

  屈辱,可以成为泯灭一个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为鞭策一个人发愤成功的动力。要知道受屈辱是坏事,但也能变成好事。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动力,爱情的驱动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动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

  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思与悟】

历史上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被称为固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心,曾益其所不能。忍得屈辱,才能成就大事。道理非常简单,可在现实当中,越是简单的道理实行起来越是复杂。能够忍受胯下之辱,远非易事。

    屈辱原是一种精神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你去鼓足勇气,奋然前行。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使人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社会,促使思想得以升华。

    只有忍辱,才能负重。那些曾经讥笑、嘲讽、辱骂,甚至落井下石的人,其实充当了我们奋发的动力。正是那些刻画在心里的伤痕,用疼痛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松懈,不能气馁,不能放弃,让我们憋着一股劲,为着目标不懈努力。宋代苏东坡,对佛学很有研究。他被贬官之后,与佛印禅师关系很好。一次,他打坐下来,写了一首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偈颂从文辞上看,十分出色,在历来称赞佛的偈颂中,也算得是杰作。当时苏东坡很得意,派人过长江把偈颂送给佛印禅师看。他一看就知道苏东坡仍有我相,实际并没有真正证悟。于是便在偈语后面批了:放屁两个字,叫原人带回去。苏东坡一见,火冒三丈。立刻过长江找佛印禅师评理。佛印禅师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听了此话,这位苏大学士恍然大悟,无言以对。

    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够接受,而在事业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易理解了。韩信成就一番伟业以后,回到家乡,先是拿出重金酬谢当年救他的老婆婆,接下来便是去寻找那个叫他钻裤裆的人。所有人都以为韩信必是要去雪胯下之辱,可怎料到,他竟然用比给老婆婆更多的银两,感谢当年侮辱他的人。因为韩信认为,虽然老婆婆救了他的命,可那个叫他钻裤裆的人却成就他一番事业。由此可见,韩信的胸襟可谓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其实,历史上不乏忍辱负重之人,周文王忍受了被纣王囚于商并逼食亲儿之肉的屈辱,越王勾践忍受吴王夫差的种种凌辱甚至是舐屎之辱,史学家司马迁受到宫刑奇耻大辱……后来,这些人不但没死,反而活着作出彪炳的功绩。不知是谁说过,最伟大的人可以为真理而屈辱的活着。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有可能遭受冷嘲热讽、污言秽语、甚至是奇耻大辱的欺侮和侵犯。这时,如果我们一蹶不振或者以牙还牙,就会沦为别人的牺牲品。

    《说苑"众谈篇》中说,能够忍受耻辱的人安全,能够忍受耻辱的人可以生存。同时,许多人在成功的时候忘却了忍辱之心,最终同样落得可悲下场。因此,我们不学勾践,为了报复不忘耻辱,而是要学韩信牢记住胯下之辱,忍得天下难容之事,感谢这种刻骨铭心的激励,目的是为自己更好地负重前行……

要把屈辱变成成功的动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论何时,都要高悬理想的明灯,树立起坚强的精神支柱,抡起行动的巨斧。惟如此,才能步入成功之旅。记住,当你受到屈辱时,愤则兴,兴则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