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太极拳应在何处练?
答:练拳应选择空气新鲜,空间旷达,环境幽雅之处为好。如水边、林间、公园庭堂等地。但应注意莫让太阳曝晒,尤须避免有风及有阴湿霉气之处。
2.练拳为何应面南?
答:按中国古代天象理论,二十八宿之中,东方七宿,名曰苍龙,西方七宿,名曰白虎,南方七宿,名曰朱雀,北方七宿,名曰玄武。南方为阳,北方为阴,人面为阳,人背为阴,故练功方位,亦应合于天象,面南为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按现代气功理论,面南练功与地球的磁力线方向一致,利于内气的顺行。当然,在具体环境下,亦不必拘泥。近墙处,以背墙为佳,近水处,以面水为宜。
因此,拳书上的动作说明都以正面为南。
3.练拳为何寅时好?
答:寅时,即早上三至五时。《史记律书》:“寅言万物始生螾然也。”“螾”,动之貌。天地万物,由萌而动。寅亦“引”也,“引达于寅”。人体亦然。万物始动之时,体内生机亦起。此时疏通引达,正气必畅行而旺盛矣。且因此时空气至鲜,环境最幽,心绪易静,故练功效果最佳。
4.练拳之前应注意什么?
答:过饥、过饱,不宜练拳。酒后不宜练拳。早起练拳,必须排清二便。憋尿练拳以利于气沉丹田的说法,是很错误的,不利于放松。服装要宽舒适体,寒暖得宜。但在热天仍要穿长袖长裤,不可裸胸练拳,亦不可穿皮鞋练拳。
5.练拳之后应注意什么?
答:练拳后,不可随即安坐或静卧。亦不宜立即进食。须步行片刻,以调和气血。天凉时,应及时穿上外衣,勿受风吹。拳谚曰:“避风如避箭,避淫如避乱。”练拳出汗后尤须避风。也不能立即洗凉水澡。
6.练太极拳的速度应如何掌握?
答:杨氏太极拳如传统套路八十五式,练一遍约20分钟左右为宜。动作之慢,犹如水中行走,自觉有阻力,这样有利于内劲的增长。过快则动作不易做到家,初学者易浮而不沉。速度越慢,活动量越大。过慢则有迟滞之虑。
7.“意”到底该集中在哪?
顾留馨先生说:走拳架,意要始终集中在动作中。朱天才老师也说:要把意识运用到导引运作上去,多注意太极拳的规矩,如虚领顶劲、松肩坠肘、气沉丹田等要领,练拳时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按照老师传授的标准.做到有规有矩。也不能用意识去导引内气的运行,拳经说“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一般来说,学拳近四个月,从第三个月起,随着拳架渐熟,意便只往呼吸上集中,此一动呼,此一动吸。再无法恢复到开始时的“无意识”状态了。这是否是“用意识去导引内气的运行”?对初学拳者来说,总解不透“意要始终集中在动作中”的真正含义。
8.如果“多注意太极拳的规矩”,能数月乃或数年保持下去吗?
答:先不要管什么气不气的,不要加入太多人为思想,每天花些时间练习,要领完全按照太极拳的规定去执行,注意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周身放松,放松、再放松。此静功是养气、修炼内气不可缺少的内家拳修养之功。
在做套路拳架时,一切运化全部依靠腰来主宰,缠丝,开合,出手出拳,发力等等。腰部为丹田气归之处,一切尽在于此。
按照老师教授的拳架动作尽量做的正确,拳架正确是演练太极拳的根本,当你把拳架套路完整并正确地打下来,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体悟,慢慢就会省悟其中的内涵,同时不要忘记内气静功的修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