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发生的卧铺客车事故、哈尔冰大桥垮塌事故、以及各种路面突然坍塌致行人死亡等事故,《中国青年报》8月28日发表题为“活着真是奇迹
没有安全感哪来幸福感”的评论文章,批评目前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后,旨在为民众谋福祉的基础或服务设施,却可能成为突发夺命的罪魁。这些致命的事故,究其深层原因,是公共治理内在混乱所体现出来的外在病征。以致人们感叹在中国“活着真是奇迹”。
文章开头即称,大概人们在这个即将结束的8月看到了过多匪夷所思的事故,以致有人竟然感叹“活着真是奇迹”。
在8月26日凌晨的包茂高速公路上,36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追尾事故,迅速消逝在可怕的大火中。而这起惨烈的事故,是在已有多起重特大卧铺客车事故、几大部门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多条安全举措、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哈尔滨,一座通车不到一年的大桥引桥因为“超载”而垮塌;此前,该市城区还发生数起地面塌陷事故,“有人走着走着就消失了”。
在大连,一名骑车少年因突然的地陷而悲惨地掉入热力井中;在石家庄,有市民在一个雨夜竟然因为景观灯漏电而死亡;在南京,闹市区广告牌从楼顶突然倒下,致行人死伤……
文章批评说,旨在为民众谋福祉的基础或服务设施,却可能成为突发夺命的罪魁,这不免让人有一种人人自危的紧迫感和痛切感。这样的事故,不同于矿山事故、工地事故或工厂生产事故,并不仅仅威胁到某个特定群体,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精英草根,人人有“份”;这样的事故,也不同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它没有地域分别,而可能发生在每个城市,每条道路,可能就发生在你我身上。
这些致命的事故,看似偶发,却不能也不该以“意外”来一言蔽之。究其深层原因,大多是职责懈怠、诚信缺失、监管缺位、利益至上以及各种潜规则横行所结出的恶果,是公共治理内在混乱所体现出来的外在病征。
这些病征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频繁出现,极大地侵蚀着民众的安全感。人们不免发现,没有人是孤岛,安全感最终并不取决于个人奋斗或自我保护,并不来自于才识、财富或权势,而来自让人放心的食品、良好的治安、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以及最少数量的“意外”……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来自公共治理的良善和有效。
文章最后质疑称,没有安全感,哪来真正的幸福感?“安全感”这个词当然不如“幸福感”那样锦上添花,但却是一把底线标尺。要让生活更美好,必须先让生活更安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