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博文《凡父母者当思考》发出后,朋友就打电话给我,说自己当父亲三年了,自己的父母亲、岳父岳母也都几乎围着孩子转,关于如何科学育儿方面的书籍也买了不少,就想专门探讨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当好父亲这个角色。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思。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先生生前深爱幼子海婴,却被某些也有妻子儿女的人所嘲笑,因此鲁迅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回答了一些人对他的嘲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话说得多好啊!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是在许多人的眼中,好像只有对妻子儿女不屑一顾才是堂堂的男子汉。至今我们还不时地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将家务一古脑儿地抛给妻子好像成了男人的一大美德,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成事业。事业与家庭何至于如此对立呢?一个人当他是一名杰出的社会成员时,难道会妨碍他成为一名好的家庭成员吗?鲁迅先生,还有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难道不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吗?
在家庭中,也许妻子愿意为丈夫作出牺牲,完全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可是孩子们是否愿意父亲在精神上和自己那么遥远与陌生?很早以前看过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记得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发出了内心的感慨,一致痛惜没有一位像大岛茂那样理解和关心他们的父亲。孩子们关于父亲的讨论情真意切,对于父亲的要求合情合理,实在值得许多做父亲的深思。那时,我就想,我当父亲了一定这样做。
作为一个年幼的独生子女,他们所能体验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单纯,作为男性成人在他身边长期生活的可能仅仅是父亲。孩子是站在不同于任何人的角度来观察父亲的,他不可能观察到父亲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是怎样工作的,只是通过父亲如何对待家庭,对待母亲和自己来了解父亲的。
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当他意识到男女性别差异时,就已开始将父亲作为模仿的榜样了。父亲如何对待家庭可能决定了孩子将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家庭。父亲对一个男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长久的,这一点人们往往没有认识到,总是误以为母亲的代劳就能够代替父亲的影响。前苏联的一项大型调查发现,在许多家庭中由于母亲全部地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责任,男孩子受父亲影响不够,加上幼儿园、小学的教师大多数是女性,孩子生活的圈子中缺少男性成人的榜样,以至于许多男孩子性格逐渐女性化。近年,我国也有许多年轻的姑娘在择偶时,不时发出生活中缺少男子汉的惊叹。男人的性格,男子汉的气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一个男孩子要成长为一个男子汉,必须从父亲那里吸取足够的精神营养。可是一个家庭缺少责任感,对孩子缺乏感情的父亲能够向他们提供这些精神营养吗?
对于一个独生子女的女孩子来说,父亲几乎代表了整个异性,对父亲的看法也将极大地影响她的一生。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有一些女孩子一出世仅仅因为自己的性别就连同母亲一块遭到父亲的冷落或遗弃。在动物世界还没有任何小动物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受到伤害。可是在人类,在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丑行呢?而直接伤害这些女孩子的竟是她们亲生的父亲。这些孩子,她们的幼年不能享受到父亲的爱。当她们懂事后,了解到父亲怎样对待母亲和自己时,对异性、对生活、以至对整个人生将产生怎样的看法呢?这些消极的看法又将给她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什么呢?
父亲的确应该成为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作为一个男性,父亲有着许多母亲所不及的优点和长处。特别是目前,许多家庭中父亲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母亲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就显得更重要了。我国关于超常儿童的调查和研究就发现,超常儿童中受父亲直接教育和影响的孩子人数最多,这和国外的许多研究也是相吻合的。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父亲所产生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人们常说“严父慈母”,父亲的严同样包含着爱,虽不如母亲温柔细腻,但更博大深远、含蓄深沉。对于孩子来说,父爱也和母爱一样不可缺少。
因此,每一个年轻的父亲,当你用宽厚的肩膀挑起社会重任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用抱怨工作忙,不用推托没有空,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到时间和孩子一块看书,一块游戏,一块谈话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你自己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生活乐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