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父母者当思考

(2011-09-16 16:17:08)
标签:

杂谈

    本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报,李某(李双江之子)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之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李某由政府收容教养1年,已送交执行。

    很早以前我就对德艺双罄的李双江老师在整个艺术界的可点可圈的佳话较为敬佩。不容易啊,人这一辈子,事业成功是永远追求、努力奋斗的目标。如今,可以肯定地说事业成功了,更何况,李老师57岁才喜得贵子,喜上加喜啊。可是,遗憾的是,儿子不仅不给老子长面子,反而败坏了老子的声誉。细想想,能怪谁呢?李双江在道谦时说:“都是我没有教育好儿子。”是啊,子不教,父之过。但是,仅仅只是拦过这一责任,也不能完全替代儿子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真的,李老师这次是要好好地、认真地、彻底地反思一下了。

    在我们身边,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不成器、没有出息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是的,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不少热心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成才尽心血,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盼来的却是令人寒心的失望。含辛茹苦几十载,百千努力付东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光恨铁不成钢还不行,应该仔细琢磨、分析一下为什么?

    应当说,“望子成龙”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育子成才的本领却不是人人都会。孩子成才与否,原因甚为复杂。除了孩子的自身原因和一些社会因素外,就父母而言,恐怕大多数是教不得法。这就同炼钢一样,如果技术不过关,方法不对头,铁无论怎样烧也是成不了钢的。

    实践证明,凡是有效的、成功的教育,都是善于引导的结果。孩子小时候贪玩好动,兴趣多变,容易学好也容易学坏。父母要抓住孩子可塑性大这一特点,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引上正路,教育他学好不学坏,逐步养成好的品德。在学习上,要引导他好学上进,从小就立下大志,并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好的习惯和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就会终身受益。反之,从小养成的贪玩懒散的坏习惯,长大后纠正起来就比较难了。

    普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都懂得严格要求才能出人才,但在实际中,最难处理的也就是严与爱的关系了。有的人一昧溺爱,做什么事都怕苦了孩子;有的人则一味训斥,甚至打骂交加。这两个极端都不对。溺爱不是真正的爱,反而会害了他。“严格”也不等于“严厉”,打骂只能证明你教育无能。我们应该严、爱结合,溶爱于严。不严就出不了人才,尤其在品德教育方面和学习任务方面,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纵。但严要严在点子上,要严得科学,严得合理,使孩子既在严格要求中得到磨练,又能在身心两个方面都承受得了。这就要掌握好严的分寸,否则,不仅“严”不出结果,还会被压垮。

    育子成才决非一年半载就能奏效。凡事贵在坚持。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凭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得。要持之以恒,需要毅力。当然,教育孩子是件长期的工作,又是件耐心而细致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再就是要创造好的环境。我说的环境主要指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好的环境其实要求并不高,就生活环境而言,只要能使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决非是像李双江能给15岁的儿子开宝马。如果说儿子想开飞机,李老师也要买架飞机了。作为父母,能尽可能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就可以了,决不能满足孩子无限制地要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吃好点穿好点无可厚非,但我坚信,寒门出孝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