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读《菜根谭》(116)
三百四十六、真得天然
造作减味
【原文】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译文】事情偶然遇上合乎已意就成了佳境,东西出于天然才能看出造物者的天工;假如加上一分人工的修饰,就大大减低了天然趣味。所以白居易的诗说:“意念听任无为才能使身心舒畅,风要起于自然才能感到凉爽。”这两句诗真是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
【评语】物贵天然,人贵自然。但这决不是说一块矿石不经开采提炼或琢磨就能成美玉、金属等有益于人类的物质。世间的万物却又最好是不要违反自然,一旦违反自然美也容易变成丑,好就可能转成坏。像邯郸学步,失却自然就成笑柄。任何事情有个度,对大自然能否变动要看是什么东西,处在什么条件下,现代文明发展的本身就是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结果,像沙漠,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很壮阔,可不去改造它就会对人类生存形成威胁。所以真得天然的前提是不造作,但决不是一点不可变动,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百四十七、心境恬淡
绝麻忘忧
【原文】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适愉快,无需焚香烹茶就会感到满室清香。只要能使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却一切烦恼,超脱形骸困扰,如此才能使自己优游在生活的乐趣中。
【评语】丝竹赏心,品茗气雅,但只要人的心性人的内在气质本身纯正清净,没有外物的赏心悦目,同样会显出一种雅致。佛家说“万物均有佛性”,意思就是万物之性与天性合一。人心都有一个真境,这一真境是从清静芬芳中自然产生。我们假如想要优游于这种境界中,就要先使内心清净。老庄说的清净无为,古人讲放浪形骸之外,就是要绝对断绝名利和物欲使心境恬淡,绝虑忘忧,而优游于生活的乐趣之中。

三百四十八、真不离幻 雅不离俗
【原文】金自矿出,
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黄金从矿山中挖出,美玉从石头中产生,可见不经过幻变就不能得到真悟;道从杯酒中悟出,仙也许能在声色场或繁花丛中遇见,可见脱离俗世便不能产生雅事。
【评语】这段话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说雅的东西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环境,就像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一个高雅之士,很可能在俗的环境里成长,关键是以后的磨练,人格的升华。另一方面,是说雅的东西是不断修省锻炼而来,像矿砂不经冶炼不就能成为黄金,矿石不经琢磨不能成为美玉,同理人不经过历练也不能成为完人。但是黄金所以能成为黄金,美玉所以能成为美玉,是因为在先天上都具有黄金和美玉的本质。而要成为一个道德深厚的高雅之士更离不开磨练,应该逐渐发现本性中的良知而使之光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