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读《菜根谭》(50)
一百四十八、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原文】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
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然传来一声鸡鸣狗叫,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缥渺的快乐神话世界之中,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读书,忽然听到蝉鸣鸦啼,你就会体会到宁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评语】这段话表明了文人雅士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却是一番参禅悟道的功夫。几声“大吠鸡鸣”惊醒了静坐在书斋中的主人,这就是从“无我”境界进入“有我”境界的契机;然而“蟑吟鸦噪”影响不了静坐中的道人,这是从“有我’境界回到无我境界的玄机。因为不论就佛道那一教的思想而言,凡是正在参禅静坐中的人,他那种在宁静中所培养出的灵智,足可以和蝉鸦交谈作心灵感应。在有我到无我,到有我的反复过程中,静生悟道的人通过心灵的感应来体现本我。

一百四十九、像由心生 像随心灭
【原文】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译文】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会把杯中的弓影误会成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看成是臣虎,结果内心充满了杀气;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即使遇见凶残的石虎一类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把聒噪的蛙声当作悦耳的乐曲,结果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从中可以看到人生真谛。
【评语】胸怀坦荡的人不会去管身边的是是非非,志向远大的人无暇思索屑小之事。唯小人与小人在一起便常生是非,相互猜忌,推波助澜,弄得人际关系紧张起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人假如凡事都疑神疑鬼,就会造成俗活所说的“疑心生暗鬼”,本来毫无疑问的事也会弄出风波来。反之假如你居心坦荡对周围事物不存疑心,才能显露人类本性中的真迹。从这个意义来说,天地万物是善是恶,存乎我们的一念之间,一个人总是杯弓蛇影,
杞人忧天地生活,哪还有人生的乐趣可言。故“一念”可以豁达开朗,也可能狭隘善妒,从中足见一个人修养的高低。

一百五十、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原文】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译文】
老年人头发掉落牙齿稀疏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大可任其自然退化而不必悲伤;从小鸟唱歌鲜花盛开中,我们认识了人类本性永恒不变的真理。
【评语】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小鸟要歌唱,花儿要开放,人也要从新生走向衰老而至死亡。但是,一个人的真正衰老,并非单纯生理上的衰老,心理上的衰者最为严重,所以庄子才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到四五十岁只能算中年人,而中年才开始创造事业的人比比皆是。中年可说是人生的顶峰时代,已经有事业基础的正是发挥潜力的阶段,没有事业基础的也可创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是保持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即使是到了老年只要精神不死又何妨追求?像书画家、作家、医生,越老经验越多,越老精神弥健,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以至童心不泯,青春常在,而不知老之将至,忘却生理的衰弱,就会心宽地阔,永远年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