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总不满足,总有所求,求所没有的,求自己得不到的。
有个故事:一个财主在阿凡提干完活时赖账不给钱,却说:“你阿凡提要的是真理,金钱就别要了。”阿凡提笑笑,说:“真理留给你吧,我要金钱。”财主讥笑道:“哟,阿凡提也要金钱啦!真是奇怪。”阿凡提的回答点石成金——“缺什么,就该要什么,我不缺真理,所以我要金钱,而你有的是金钱,就缺真理了。”
人就是有这么个坏毛病,对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更加执著。没有房子的人,求着房子。有了房子,求着舒服。没做官的有想做而做不了官的烦恼,做了官的想着做不好的烦恼,人就是这么悲哀,他的一生总有他缺少的东西。
有了他缺少的东西,他才要去奋斗,赚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一个欲望满足了,又有了新的欲望,人总在他的欲望中去生存,去求缺。
记得在大学里古汉语老师专门讲过一个字——“囚”。他说这个“囚”就是人被从四周围住了。围住了人的四周就是缺,有很多他没有的东西。所以人的一生就要为他没有的东西去被囚,困住了身,也困住了心。
多少年过来了,在我们总结人生的时候,才逐渐明白,人活着需要不满足,不满足才能去追求。求缺是大肚量的人的真理,只有不断求缺的人才能取得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做了一个小官就满足的人,注定他不会有大的出息。
人多多少少都会求缺的,有的求一间小房,有的求做官——人的理想和他生存的环境注定了人所求的东西不一样。和尚没有家,还求有个庙。雁过长空无痕,春梦醒来无影,但人想不到,为生活所累去求的东西最后总是一个“空”字。
有了求缺的目标,如候鸟有了目的地,即使总在飞翔,即使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那目标还在,那缺还没有求到,仍要奋斗下去。不等求到这缺,又出现那缺,人总要在求缺的一生中,消耗了自己的精力,耗费了精神。
世上的事,太认真不行,不认真更不对,人不能不求缺,人又不能过于执著求缺。禅书上讲,有位名叫道上沙弥,去礼拜三祖僧璨,请求解脱去法门,禅师回说:“谁束缚着你?”言下之意很明白,你若能指出束缚你之物或人,宗师就会帮你解脱。所有的痛苦因欲而生,若我们能够平平等等,自自然然的,如山门拜佛,见佛便拜,拜完了,佛还是佛,你还是你,生活之累就该少下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