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居——空灵雅致的私宅

标签:
禅意居所国人最爱诗居中式风格文化 |
分类: 转载 |

(案例一)
古人崇尚“大道至简”,生活亦主张“简”,这种居住的智慧同样适用于当下,舍去不必要的多余之物,以便心不为物所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在不同空间的组织上,设计师力求从城到宅的“开放-半开放-半私密-私密”过程中,塑造一种节奏感,让城市的繁华与归隐的闲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提取传统中式文化的精华,注入现代生活之中,通过空间的营造,传递一种低调奢华,简约贵气的美。

“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在肯定实用功能因素的基础上,用多元形式赋予空间人格化、情感化的过程,设计空间讲述了一种“隐”于市的生活态度:聚“富”、露“贵”、透“雅”、明“贤”。

客厅设计更加偏向舒适的功能性、开阔明亮,无论是墙壁还是格栅,都以线性的原木色示人,它们柔和的出现在空间之中,软化了棱角,亦让人不禁想起了竹,即谦谦君子又温情脉脉。



‘人间有味是清欢’,能从清淡中感受出欢愉,必是将杂质进行了过滤,这种境界,便是‘简’。返照设计似乎亦如是,减少欲望的索求,不为外物所扰,方能见实在的丰盈。也许,这也是每位设计师该有的态度,纯粹、自然、返璞、极简、艺术!

朴素的茶室空间,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就像林语堂曾说:“只要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日。”


每个人的生活都应呈现最美好的一面,风尘俱静、禅味悠长。这里有宁静致远的格局,有清风自来的淡泊,有返璞归真的绝俗,有身心寂静的归宿。

这种饱含留白艺术气息,又贴近生活体验的存在,设计想要表达的。“大音希声,大象希形,古道崇简,于象于形,于情于景”,体现虚实相生,仿佛什么都没有,却可以让欣赏者在自我构架的想象中任意驰骋。

三层以一整层作为主卧的概念,选用浅色原木家具,接近自然,将当代文化与审美结合传统,提炼中式元素并加以简化和丰富,让家具变得更为简洁秀丽,用空间的语言来表达文化内涵。



这里强调色调的均衡,调和与对比,“在统一中求改变,又在改变中求统一”,塑造出非同一般的视觉张力。

风景园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所以入口处设置了水体,与景观相结合,面山临水,凸显入户的仪式感。而水、砖、树木,也都是生活本质的表达。

(案例二)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一直以来,
中国人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
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谈。
在古今人居环境中,
竹作为一种设计语言,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清雅淡泊,是为谦谦君子。
常以神恣仙态,潇洒自然,
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
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
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格,
与古代贤哲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本案采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表达东方的意境。
隐去传统中式繁复沉重的设计表现,
用减法来表达东方元素。
简洁的栏栅屏风,
由竹的形态延伸而至,
减去具象的形态,点到即止。
客厅与餐厅高低错落,
即明确了空间界限,
也体现东方意境疏浅高低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