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彩画
标签:
官式建筑彩绘中国古建筑传统技艺文化 |
分类: 转载 |
导读
和玺彩画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主要应用于梁枋檩等大木构建,是清代官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构图分为三段式,中间为方心,方心占整个构件的3/1,方心两边是找头、盒子、箍头。和玺彩画的主体轮廓框架大线呈“Σ ” 形,饰纹主要为龙纹和凤纹,所有纹饰均贴有金箔。
根据主题纹饰的不同,和玺彩画可分为龙和玺彩画、凤和玺彩画、龙凤和玺彩画、龙凤方心西番莲灵芝找头和玺彩画、龙草和玺彩画、梵文龙和玺彩画六种。龙和玺彩画是第一等,只用于皇帝登基、理政的殿宇和重要庙坛的主殿。凤和玺彩画、龙凤和玺彩画、龙凤方心西番莲灵芝找头和玺彩画为第二等,用于装饰帝后寝宫及重要祭祀建筑。龙草和玺彩画为第三等,用于装饰皇宫的重要宫门、主轴线上的配殿及一些重要的寺庙建筑。梵文龙和玺彩画用于装饰藏传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
故宫交泰殿外檐额枋上的龙凤和玺彩画
故宫太和门东崇搂梁枋龙草和玺彩画
慈禧定东陵梁架金龙和玺彩画
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二层梵文方心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一个主要类别,在清代官式建筑彩画中其地位仅次于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的运用范围很广,如皇宫次要建筑、贵族府邸、衙署、城楼、街上牌坊和一般的佛庙、寺院、道观建筑。旋子彩画于元代初具雏形,经过明代的不断规范,至清代早期,构图、纹样、设色(彩画三要素)就基本固定下来。
雍和宫木牌楼龙锦方心旋子彩画
河北承德大慈阁锦纹方心旋子彩画
河北承德须弥福寿之庙门楼额枋龙方心旋子彩画
雍和宫永佑殿梵文宝珠吉祥草方心旋子彩画
河北遵化清东陵(顺治)孝陵隆恩殿额枋上一字方心旋子彩画
山东曲阜孔庙大堂内空心旋子彩画
苏式彩画是在官式彩画的构图和内容上吸收融合了我国南方苏杭地区地方彩画的做法,用来装饰皇家园林建筑的一种新型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一种,其色调与其他官式旋子、和玺彩画类似,以青绿两色为主,早期常用吉祥图案,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愿,晚期写实性绘画渐盛,其整体仍是华丽富贵。苏式彩画构图更加活泼生动,图案更具有生活气息。
海墁苏式彩画的特点为不画方心、不画包袱,免去线框的约束,这种全开放式的构图,回旋性非常大。
北京恭王府花园长寿廊梁架上的苏式方心彩画
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前鱼藻轩包袱苏式彩画
北京颐和园长廊苏式包袱彩画山水
宝珠吉祥草彩画
北京故宫畅音阁戏台“福兆祥云”海墁彩画
北京大观园潇湘馆斑竹纹彩绘
小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