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苦旅之一:权力强行介入 被逼做错工程
(2015-10-17 00:11:54)
标签:
园林古建工程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 |
分类: 随笔 |
十三年前的春天,山西省运城市某县利用历史名人,挖掘历史文化,开发该县一处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耗资一个多亿。(本文人名和地名均为假借)
旅游景区要做一个仿古牌楼,作为该景区大门。既然是景区大门,关系景区形象,当然要请有实力的施工队来完成。当时有五家古建施工队参与竞争,我是其中的一家。经过角逐,我以本人手工绘制的施工图优势(其它四家项目经理都是请人电脑绘制施工图)和回答甲方工程师问答以及价格偏低等三个方面成功中标。
这个牌楼工程虽然不大,但有五个领导管得了我:一个县长,两个副县长,一个监理,一个批款的局长。当牌楼接近尾声时,一个副县长对牌楼提出建议:把每个柱子下的夹干石更改,中间柱脚改为鼓墩,两边柱脚改为八角墩。这是极大的错误!!!这样改下去会给天下人留下笑话的。据说,这个副县长是搞建筑出身,高级工程师职称,但不懂古建啊!
我找到监理,详细解释更改的错误。这么大的景区大门,更改图纸样式必须慎重。监理找到那个副县长,提出更改的错误,是否更改慎重些?副县长不以为然,坚决要求更改。监理见说服不了副县长,只得摇头,劝我按照这个错误的建议施工。
我不服!回到出租房,我找出大量的资料,又在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资料,什么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牌楼样品都有,全部打印好,胸有成竹,准备说动那位副县长。
第二天,我来到那位副县长办公室,开门见山声明今天是来谈一谈这个牌楼更改夹干石的问题,随即准备拿出昨天准备的那一摞资料。副县长很不耐烦地挡住说:“我已经说过多次,必须改。我喜欢鼓,我觉得柱脚改为鼓墩好看些。你不要再说了。就按我说的办。不明白的地方你去找监理。他那里有变更图。”我不想退缩,固执地说:“我查阅了古今资料,就没有这种牌楼柱脚做鼓墩的。”副县长气愤道:“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见识少。快走快走,我还有事。”无奈,我闷着一肚子气,离开副县长办公室。
我找到监理,拿到他们商议的更改图纸一看,简直是胡扯!监理苦笑着说,人家有权力,就按照这个错的做吧!还能怎样?我和监理都在更改图上签字,才拿起一张复印件离开。工人们听说后都哈哈大笑,还有这种怪事!
我设计的牌楼施工图,柱脚那个夹干石两米二高,仿汉白玉带浮雕,不但本身漂亮,还能衬托整个牌楼美观大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门楼的抗风性能。这些年,经常听同行说起门楼被狂风吹倒的事情发生。幸亏,我在设计牌楼柱子钢筋时,主筋全部用的是25个的螺纹钢。没有夹干石,一样吹不到。虽然,国家规定,谁设计和施工的工程,终身负责,但我有信心。
工程完工,我找五位领导签字结账。其它四位毫不迟疑地签了字,但那位改图纸的副县长经常找借口,没有签。怎么办呢?我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往他办公室跑。一天上午,我又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口等待。一位年轻的政府办公室人员告诉我,副县长病了,住在医院里。马上我赶紧下楼,赶到人民医院,买上一百多元礼品来到副县长病房。此时有三个领导也在,副县长坐在病床上说话。不管那么多,我进去右手把礼品放在病床旁边,左手摊开文件夹,随即把早已拧开笔帽的签字笔递到副县长手上。那位副县长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接着我的签字笔了。我微笑着说:“不好意思!×县长,请你签个字。”副县长僵硬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在场看望他的其他几位领导,瞪了我一眼,很不情愿地签了字。我马上合上文件夹,说声:“对不起,打扰了。对不起,各位领导,我先走了。”才离开病房。如果这次副县长没有生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我签字,还不知道怎样才能过了这个关。这是上天帮了我的忙!
后来南来北往的人都夸我的工程漂亮。县长也是夸我“这个牌楼虽然在该景区不算大工程,但可以算是最优秀的。”但我的心里一直有个纠结: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错误的。后来某县一位博物馆馆长见了我,问我:“你怎么把个牌楼建成这样?像人没穿鞋一样。”我只好解释事情经过,我自己都痛苦死了。一个工程就像一个孩子,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都比别人漂亮呢!后来,又有人问我,我不得不耐心解释。
毕竟我还要做工程,将来会有业务单位考察我的工程。怎么办呢?我只好把当年的所有资料复印三份,每遇到一个考察单位,我就拿出那些复印资料证明清白。十二年过去了,我一直只能这样。那些资料我一直珍藏着,不敢丢弃。
在此,我真诚的奉劝那些合作甲方:如果你不懂古建,最好找一个懂行的和我沟通。千万别胡乱指挥,强行干涉,这样只会把工程做得不好;如果你找不下或者不愿意找,最好让我自己尽情发挥。我会诚心地把工程做好,让你佩服。这在我的多年施工中,不止一次感动对方。不信,我可以带你参观参观那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