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想法(10)——别做皮球式村干部
(2014-12-08 23:39:21)
标签:
群众路线教育第二次实践活动皮球式干部 |
分类: 杂件 |
一个小孩玩皮球,不小心皮球掉进水井去了。这个皮球从上面看,它是在下面,但是从下面看,它却浮出水面。由此我想到:当前许多村干部不正是像那水井里的皮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现在许多村干部有一定财富后(这里先不说这些财富是靠自己打拼的还是靠村里资源获得的),都会去城里买房子,买辆小车。平时很少回到村里办公,就是回到村里一般有三种情形:第一、跟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第二、有上级领导来村里检查工作(如果是乡镇领导,有时也不回);第三、村里出了特别大的大事,不得不回村处理。否则这些村干部一般不会回到村里的。这不正像那水井里的皮球吗?上级领导看到,这些村干部是在担任村里职务,好像他们在村里办事;下面群众看到,这些村干部脱离了群众,村里群众想见村干部非常之难。这些干部仅仅是和群众沾了一点点,利用这个身份为自己谋利。
其实,许多村子人口有两三千人(这里指的是行政村),甚至还要多。村民素质参差不齐:出门见过世面的脑子活,有的很狡猾;在家务农的老实,有的不懂理。村民之间经常为了一点宅基或者干旱季节浇水问题,吵架甚至采用暴力解决。老实善良的人屡屡被欺负,没人为他们撑腰。像这样被村干部认为的“小事”,一般不管不问。如果有村民找上门来讨说法,村干部也是敷衍了事。
这些年,我接触过无数的村干部。发现许多村干部回村如同某些市县级领导一样,让老百姓可望不可即。有的甚至摆着架子,让老百姓望而生畏。这样下去,老百姓除非迫不得已非常重要的事,否则就是有事请求解决,比如:两家因为小孩吵架闹大、哪家因为困难看不起大病等等这些问题也不会请求村干部帮助。曾经我接触过一个村子的群众。这里的群众说,见他们的村主任比见市长还难。就是见了,也只是远远地看到,村主任是绝不会给你办事的。
我想大家曾经在网上或者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有的村干部通过花大钱雇佣身边比较亲近的村民帮助,然后买通村民当上村干部;有的村干部利用本家亲戚关系网,依靠外面黑恶势力打压村民当上村干部;还有利用社会关系网和巴结上级领导、排除异己当上村干部。这些人当上村干部后,谁能相信他们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呢?也有一些群众自私自利、贪图眼前利益,接受贿选,全然不顾长久的利益和全村的利益,使得邪恶势力轻而易举地坐上村干部位置,继而更加疯狂地掠夺全村的资源或者财富。
有时我想:一个县里的局长要管好几十个“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都难。一个村里的村干部要管好两三千人的村子应该更难。另外作为一个好的村干部,应该还有责任树立勤劳致富的榜样,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那么千万别做水井里的皮球。所以,在此我有几个建议:
1、任何村干部必须严格经过村民选举,不得利用宗派、家族、拉山头等形式获得村干部资格,坚决杜绝贿选。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介入严格监督。
2、选举出来的村干部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城里买房,但不得长期住在城里。城里的房子可以给子女永久居住。村干部可以基本参照公务员上下班形式,每周一到周五在村里居住和办公,群众有什么诉求,可以随时找到。
3、村干部必须带头,以身作则,勤劳致富。最能贴近村民做法是长期居住在村里,和群众打成一片,既能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能及时地了解村民情况,及时处理村民矛盾纠纷,及时帮助村民解决生活或生产方面的困难。如果某个村干部确实因为自己事业,不能长期住在村里,那应该放权。一个村子的干部有好几位,可以轮流上班,24小时待命。每周每个村干部至少要在村里上班两天,如果这还做不到,那就只有辞职了。
4、其实每个村子都有正直善良、作风正派、聪明能干的人,这种人完全能当上村干部。但为什么没有当上村干部呢?原因是:①这种人不喜欢搞歪门邪道来得到村干部位置;②有许多群众认钱不认人,谁给钱多贿选,就选谁;③正派的人担心当上村干部后得罪人,一旦退下来后遭打击报复;④正派的人敢说敢干,不怕得罪人,但是担心家人遭到打击报复。许多英雄气概的人死都不怕,就怕家人受连累,不敢放开手脚干。所以,我建议:村干部也要得到政府和法律切切实实的支持,保障村干部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以及退休后的生活。
5、当好两三千人的村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但要正直善良,而且要敢想敢干有魄力,更要胆大心细,还要有丰富的知识,正确处理村民之间的矛盾,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那么我建议在政府介入和村民选举相结合情况下,更多地重用和锻炼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如果这些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真正地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和实事,那么可以破格提拔为乡镇领导,甚至副县级。时代正需要干部年轻化,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群众路线教育论述摘要》有感,适逢村干部换届季节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