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私和冷漠的思考
(2014-12-10 23:50:40)
标签:
自私冷漠热情爱心 |
分类: 随笔 |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12月5日下午,在南阳通往社旗县的一辆大巴车上,22岁女孩刘乐在车上遭遇一男子猥亵。在女孩反抗并向大巴车司机求救并要求其报警时,该司机表现麻木没有及时施救。当时车上坐满一车乘客,但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助她。最后造成女孩被犯罪嫌疑人拖下车,继续遭遇殴打。(链接:http://news.qq.com/a/20141210/00307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我听说类似事件在许多地方都发生过,以前听说过有人站出来伸张正义,但没有其他旅客帮忙,结果见义勇为者被打得头破血流。于是人们慢慢地变得自私和冷漠,于是这类犯罪事件经常发生。相信每个人都懂得这个简单浅显的道理:如果大家哪怕五六个旅客站起来对抗歹徒,那么情况会发生逆转。然而,人们习惯了自私和冷漠,犯罪分子也就更加肆无忌惮,说不定哪天悲剧会发生在自己亲人身上。
记得十年前,我给山西夏县某个村子建了一座纪念亭。这座亭子是纪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屠杀该村几百村民的事。该亭竣工之日,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声泪俱下地讲述了当时情景:由于一个日本兵被打死在村口,日本兵来了二三十人对这个一千人左右的村子进行疯狂报复。当时能够及时跑脱的村民大约二三百人,剩下的七八百人全部被杀死或者打死。就在纪念亭旁边一口直径六七十公分、深十五米左右的井里,日本兵把十几个活人投了进去,活活地淹死或者压死。全村人除了会逃跑,就是毫无任何抵抗地被害死。老人的讲述感动得大家泪流满面,与此同时我还听到另一个老人讲述:有两家邻居,因为不到一尺的宅基,互不相让,从对骂升级到对打,最后双方纷纷拿出各家的菜刀或者斧头等,企图杀死对方。还没进行,日本兵杀进村子。这两家人没有一个逃过此劫。我想:那两家邻居就因为一点宅基,能够“勇敢”地不顾性命,为什么面对日本兵却毫无任何抵抗,任人宰割呢?其实,这就是自私冷漠的心理作怪。如果当初全村一千多人团结起来,哪怕拿起家中的斧头或者农具也会把二三十个日本兵打死,虽然有可能付出七八十条或者一二百条生命,但毕竟死亡人数远远小于被日本人杀死的七八百条生命。然而现实却没有如果。因为自私,指望别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因为冷漠,只考虑自己能否侥幸逃过一劫而不在乎别人的死活。所以最终谁也逃不过被杀的厄运。
这让我又想起了今年3月1号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恐事件。只有几个暴徒,其中包括两名女性,在短短十二分钟内,在遇到公安民警的阻力下,砍死29人,砍伤143人,平均每分钟被砍十几人。而当时昆明火车站附近人数过万,除了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外,应该有不少身强力壮的旅客。如果这些旅客能够把弱者挡在身后,挺身而出,协助警方,我想歹徒早就被制服,死伤的人数会少得多。记得有位年轻的旅客看见父母被砍,不敢相救,自己跑开。也许这位旅客此时非常悲痛,我无意指责你的逃跑。但为什么我们不能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能够团结起来,勇敢地对付邪恶,那些暴徒会得逞吗?然而现实却没有如果。那些跑得快的旅客在庆幸逃过此劫的同时,能否想一想:如果大家抛弃自私、拒绝冷漠,暴徒有胆敢在火车站这个人群密集的地方滥杀无辜吗?
每个人都有一点自私和冷漠,这可以理解,但凡事必须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叫极度自私和极度冷漠。我这里讲的自私和冷漠指的就是极度自私和极度冷漠。千百年来,有许多人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人原则,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有人遇难不帮甚至见死不救,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舍不得付出自己的精力或者钱财,只顾自己的强大和富有。这些都是极度自私和冷漠的表现。试想:如果我们自己哪一天身处险境或者遇到困难,旁人由于自私和冷漠,袖手旁观,我们此时的心情该是多么的痛苦!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都会相互关联。如果大家能够团结一心,互相关爱,共赴难关,那么力量无穷大。从大里讲,国家民族才有希望;从小里讲,自己的前途命运也会更加美好。
所以请让我们抛弃自私,拒绝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