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2021-04-01 13:27:53)
标签:

历史

收藏

文化

杂谈

分类: 公开
文 蔡暄民

中国文人画最后一位大师是谁?张大千说是溥心畲——溥仪的堂哥、道光帝的曾孙、恭亲王奕的孙子,一个真真正正的“旧王孙”。这一评价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


溥心畲,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光绪廿二年生于北京恭王府,是个绝顶聪明的才子,天赋颇高,诗书画印皆上一流。

记得年少时,我和沙孟海先生闲聊,沙老对他极为推崇,说他的书画格调极高,民国时期很少有人能与他匹敌的,即使名重一时的张大千,也不敢藐视他,故当时书画界有“南张北溥”之说,意与大千不分伯仲耳!

其字心畬(公元1896~1963) ,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德国柏林大学天文学及生物学博士。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北平艺专、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民大会满族代表,以诗文书画称誉当代。着有《四书经义集证》、《经籍择言》、《寒玉堂论画》等。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


谢稚柳评价溥心畬是继王维、苏东坡、文征明、郑板桥之后,唯一诗书画三绝者。然而,溥心畲为世人所知者,仍然是他的画。

他的好友张大千认为“中国当代画家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溥心畬,一个是吴湖帆,半个是谢稚柳。”同为皇族后人的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评论:“他的绘画造诣,实在是天资所成,或者说天资远在功力之上。”

近代画家中,溥心畬的诗文造诣,为其他画家所不可企及。画作所书,多自拟诗词、记游感怀。其书写笔势流畅,气韵连贯。他的书法在民国时期的书坛上亦占有一席之地。溥心畲题画时所用书体亦随画面而不同,在带有写意的画作之上大多用行草书,在比较工整的画中则采用楷书,以取得统一的效果。溥心畲性情率真,加上一生不入仕途,远离官场和世俗,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畲张伯英山色如黛陶渊明诗成扇面

 

有人这样评论:溥先生的诗书画好到了极点,但他的生活不同于常人,甚至可以说怪到了极点。他的健忘是出了名的。

他喜欢抽烟,并且烟瘾很大,据说一天要抽50支左右,但他老找不到烟嘴,时不时地责怪佣人,为此家人总要给他多预备几个,点烟的火柴更要时刻给他备着。

到日本进行书画访问时,居住的宾馆老板娘见他喜欢抽烟又如此健忘,就特意缝了个小荷包,存放烟、火柴、烟嘴,替他拴在衣服上,可是第二天傍晚回来连小荷包也不见了。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


其实不奇怪,作为恭亲王奕訢的嫡孙,溥心畲生在王府,当然生活非常优越,被服侍惯了的他不会理家,甚至不会照料自己。坊间传说他吃饭不知饱饿、穿衣服不知冷暖、买东西不会问价格、自己一个人出门不知道如何回家。不仅如此,溥心畲经常连扣子都扣不整齐,一次在韩国赴宴,居然穿皮鞋忘了穿袜子,窘得陪同者只好拉近茶几为他遮羞。

溥心畲对人也很健忘。同一桌交谈甚欢的人,过几天向他打招呼,他会瞪大眼睛问:“你是谁呀!你认错人了吧?”上世纪40年代在杭州,好友周象贤多次招待他吃饭。后来这位故友到他家拜访,他却全然忘记了,连连向人家请教“贵姓”,弄得周象贤非常尴尬。

溥心畬有很多女弟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宋美龄女士打算拜师学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溥心畲。然而,溥心畲却对来人说:“蒋夫人要学画,这是好事,我理应效劳。但有三不便,学画的人都应照例向我行拜师礼,以夫人之尊,我不便让她下跪,这是其一;我对学生一向直呼其名,对夫人却不便直呼,此乃其二;我的学生都要到舍下求教,而居室简陋,不便接待夫人,此为其三。”宋美龄听了,只好转而拜黄君璧门下。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黄君璧指导宋美龄作画


溥氏的花卉、花鸟画,有很高的造诣,多为工笔设色,间有写意的。所画花卉,画风工丽清新,高华脱俗。论其渊源,双勾工笔师宋人的,用笔工整细密,设色清丽和谐。没骨师恽寿平,但都离不开他的书法功力。与其说是他在画画,不如说是在写画,所以笔笔见功力!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畲作品


溥儒在日本的逸事很多。

溥儒的另一桩逸事——有次五六个日本小姐陪溥先生吃花酒,喝到酩酊大醉,小姐们非但自己把睡袍脱掉,把溥先生也脱个精光。溥先生即兴画就此图,画罢丢掷于纸篓,被摄影家王之一捡来宝藏,后来被张大千见了,拍案叫绝。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先后于北平国立艺专、国立杭州艺专、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等地任教时的学生,因其他各种缘由而收入门下的弟子也为数不少。他对学生画画的第一要求往往是多读书,尤其是古书,要会作文、作诗。他尝自云:“如若你要称我为画家,不如称我书家;如若称书家,不如称我诗人;如若称我诗人,更不如称我学者了。”他将绘画视为“余事”,造化弄人,“余事”倒解决了他南渡后的生计问题。但即便如此,他也仍然要求他的学生不做没有文化的画匠。启功先生在《溥心畬先生南渡之前的艺术生涯》一文中也提到,他曾请教溥儒作画之事,但溥儒却反问“作诗了没有”?

诗作得好,联也好,学问高骨格自清奇,说溥心畬是“中国文人画家的最后一笔”,估计没人不服气。

此册页是心畬为弟子安和画的山石课稿。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山石课稿

御承堂博物馆藏


安和生于北京,1945年拜溥儒为师,入门后赐名为文瑛,迁居台湾后又重归寒玉堂门下习画,师生俩感清深厚。1963年溥儒病重,安和前往省视,溥儒弥留之际仍执笔成诗二句:“千里省师病,古无今有之”。溥儒最后的片纸只字一直为安和珍而重之地保存着。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山石课稿

御承堂博物馆藏


册页首页是赵恒惕(1881—1971年)的题字“艺林拔萃”,此隶书也写得很有功力!说明他对书画有一定的鉴赏力。赵也是民国时期的名人,曾任过湖南省省长和

湘军总司令,退居台湾后,任台湾“国民政府”资政。从题跋上看,也足见他对溥氏书画的推重。


蔡暄民:赏溥儒为女弟子画山石课稿

溥心畬山石课稿

御承堂博物馆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