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与鞏成祥老师

标签:
杭州文化西湖生活收藏 |
在杭州,凡练武的人,一提起鞏成祥老师,应该少有人不知的。尤其是出生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甚至六十年代的杭州人。
老师酷爱西湖,抗战胜利后,他就迁居杭州,住红门局大井弄,那是一处老式的木板屋,门口有口井,墙垣斑驳,进墙垣是方狭长的天井,右侧木门内是个暗黑的厨房,出厨房又是一方小天井,搁着二只大水缸,过了天井就是老师家的客厅兼餐室,狭狭长长的,有时白天就在此地和厨房内比划拳脚。
每天凌晨,在六公园西湖边的大樟树下设场子传授少林武术。省市两级体委的武术教练几乎都是他的学生。
自45年进杭至80年仙逝,数十年来风雨无阻,每到天尚未明的凄晨,先生就携着刀剑赴六公园授徒。
鞏成祥老师,右为著名武术泰斗王子平!
先生的音容笑貌常留在我们心中:高高的个子,头发花白,留一撇爬菱鬚,笑时露出二颗银牙。他不苟言笑,但交友甚广,武术的名门巨擘王子平、盖叫天、刘百川、馮斌、何长海等都是他的挚友。
他爱徒如子,我跟老师先后五年时间:从60初年到64年末,那时年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社会物资当时极度匮乏,运动量又大,所以显得有些面黄肌瘦。老师怕我有病,先带我去诊查,确诊没病后,又顺路在药店买了补血糖浆让我喝,每每想起此事,常禁不住泪湿衣襟。他授徒不计时间,除了清晨例练,白天在他的客堂里、灶披间、家附近的里弄里、定安体育场内、湧金花园草坛等,都是他的教授场地,几乎很少有休息时间。

鞏成祥老师和盖叫天观看徒弟习武
即使是星期天,也没空闲,有一位叫吴兴伟的师兄,在设计院工作,每逢周日就约上我,一起去老师家,他虽长我十来岁,但特喜欢我,成了忘年交。他个子高,老师就教他长器械,九节鞭、三节棍等,因材施教。老师授徒,不分贵贱,只要求懂得感恩,经常强调:不忠、不孝、不义之人不教。与现在社会提倡的宣扬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他教徒十分严格,要求徒弟尽力苦练。记得每逢周日,场子往往收得晚,他要徒弟们在大樟树下循环表演,记得当时他满意的徒弟傳国华傅丽华兄妹,常常得到师傅表扬,年少,耐力特好,我们挨个不停地轮换打套路,每人十几趟下来竟不喘大气,现在想来,竟成奇迹。
鞏师人品极好,从不贬抑同行,每逢学生中有人问起不远处何长海老师的情况时,他都说“你看人家多用心,都在不停地练,你们要向他们学习,少停息!”他那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回答,足显他的人品。他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但对朋友十分慷慨,记得有一次,武林泰斗王子平来杭州,老师、师母,带上我,特地在杭州酒家设晏招待,对当时来说,一桌酒席可不是个小数目;只要朋友远方来,他都特别高兴,海灯法师每次携寂诚师来杭州,他都热情地邀他们住在家里,将主房腾给他俩,自己和师毌退缩狭窄的偏房。
鞏师真可谓把一生放在中华传统武术的教学之中。培养了诸多武术界的杰出人才和武术名星,凌耀华、彭良明等都是他学生。
先生曾任过黄浦军校、中央国术馆教练,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尤擅长“通臂八门式”,将刀、枪、剑、棍、拳融入通臂步法,演化成“通臂拳、通臂棍、通臂刀、通臂剑、通臂枪”等制式,博采众长,独树一家。2000年后,由杭州市体育局、杭州市武协牵头成立了“鞏成祥武术研究院会,我颇荣幸地被推举为“名誉会长”!记得名誉会长有三人:当时的杭州体育局局长赵荣福,原浙江省武术队教练陈顺安。鞏老师的外孙戴伟坤任会长。成立大会很隆重,出席的有数百人,老师生前亲授过只要尚健在的大多来了。
会上,有人提议:在六公园大樟树下应该设个老师的铜像,以纪念老师为杭州市传统武术作出的贡献。
一个布衣老人,在西湖边默默无闻地坚持教学传统武术近四十年。今年又适逢老师逝世四十周年,正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纪念他为发扬传承中华传统武术一生执着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单单凭这份精神就值得好好宣传、宏扬。
杭州香格里拉对面的湖边立着画家黄宾虹先生的铜像,很好!如果将历史上对杭州社会和文明作过贡献的人,艺术家、武术家、作家等塑成塑像立于西湖边恰当的地方,以志纪念他的贡绩,激励后人,岂不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前一篇:西湖与海灯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