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暄民:中国工匠之作,日本奉为国宝——从“蚂蝗绊”所想到的

(2019-10-18 09:36:39)
标签:

收藏

文化

杂谈

分类: 公开

文|蔡暄民

编辑|御承雅赏



“蚂蝗绊”青瓷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蚂蝗绊”青瓷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藏友们期盼已久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于今天十月八日开始在故宫举行,其中将展出一件日本奉为的国宝:镶有“蚂蝗绊”的龙泉青瓷碗。


“蚂蝗绊”青瓷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蚂蝗绊”青瓷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富的“蚂蝗绊”青瓷碗,承载着包括中日历史文化交流、龙泉青瓷、以及以锔瓷为代表的瓷器修补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


虽然作为日本国宝级文物,“马蝗绊”的借展、出境手续繁杂,对展览设施要求也更加严格,但它却是龙泉青瓷展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展品,也将如约在“天下龙泉”展览中闪亮登场。


蔡暄民:中国工匠之作,日本奉为国宝——从“蚂蝗绊”所想到的

明宣德釉里红斗笠碗 御承堂博物馆藏明宣德釉里红斗笠碗 御承堂博物馆藏


此件国宝说明:日本对我们传统文化遗产无比敬重,把它当成国宝珍藏,也说明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识之士并不会忘了历史上的辉煌和成就,特别是对于古陶瓷爱好者,应大声叫好,为祖国传统文化的贡献而骄傲!


每次去日本,都会有一种很深感触,即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他们非常崇尚工匠精神,各行各业都要做到极致,很多小饭店小作坊都生存了上百年,好像并不想做强做大,只求做精做绝。由此,我理解了为什么他们会把我们的锔瓷工艺奉为至宝?我们却有生在其中不识其宝之憾。


蔡暄民:中国工匠之作,日本奉为国宝——从“蚂蝗绊”所想到的


锔瓷,五十岁以上的人,小时候应该尙能见到,那大多是江西人,挑一付担子走街串巷揽生意,以前瓷器碎了,人们往往不舍得丢掉,让这些挑担的锔瓷的手工艺人给锔好再用。每当听到街巷中传来铁片敲击发的“赚赚吃吃”的响声,知道补碗的人来了,人们就会把家里失手打碎的碗、盘、碟、瓶拿出来修复。因此,也有“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说法。


手艺人是拿着用绳子连着的两根木棍,一根横一根竖,拉动横的带动竖的旋转,竖的一头装有金刚石钻头,快速的旋转中在坚硬的瓷面上钻出小孔,先在两块破碎的面上各钻出一个小孔后,再把“蚂蝗绊”从预先放好的嘴里拿出来扣在两边,再用小锤子轻轻地将“蚂蝗绊”敲实,螞蝗绊的数量和间隔视碎瓷韵大小而定,小件用少,大件用多些!如此绊住后,碎瓷的裂缝中竟然滴水不渗漏,神奇也在于此。


《清明上河图》中的锔瓷匠人《清明上河图》中的锔瓷匠人


据考证,我国北宋时期巳经有锔瓷工艺,作为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锔瓷手艺人,当时的人们生活水平低下,日用瓷器碎了不舍得丢弃,锔后再用以降低生活成本,锔瓷工艺也由此产生。


乾隆款青花勾莲纹赏瓶 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青花勾莲纹赏瓶 故宫博物院藏


但那时此工艺主要面向广大贫民大众,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御窑产品中有瘕疵的被拣出就地变卖后,一些达官贵人也拥有这些珍宝,偶尔失手打碎不忍丢弃,也找锔瓷艺人修复,因而出现用金、银、铜绊,以前民间用的都是铁绊。


永乐青花宝相花纹抱月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永乐青花宝相花纹抱月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


看看这精美杰伦的传统手工艺作品,才深深体会到提倡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日本对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的崇敬,更应该激发我们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