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坛奇葩——郎窑绿

标签:
收藏官窑文化 |
http://s16/mw690/0026iniDzy7gUbQMQNh1f&690
2016年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主会场展示了一对恢弘大气的郎窑红葫芦瓶,引起众多专家和藏家的浓厚兴趣,纷纷为此对雍正时期的顶尖之作点赞,如此巨大而色泽又如此纯净的郎窑红实属罕见,是郎窑红中的精品,如果郎廷极在世,见到时隔10多年后的雍正朝,后人能继承他创造的名品,烧出如此成功之作,在九泉之下也一定会倍感欣慰!
郎窑红受到后世瓷迷们的追捧,除了烧制难度外,它那给人带来喜悦的新艳红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实,郎廷极创烧最成功的不是郎窑红,而是郎窑绿!据说,当时十件郎窑红也抵不过一件郎窑绿,足见它的珍稀!
http://s11/mw690/0026iniDzy7gUbSzZp0ea&690
那为什么很多玩瓷人只知郎窑红而不知郎窑绿呢?主要原因可能是,郎窑绿成功烧制的难度大,流传下来的成功之作实在太少,难见实物,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我在多年的收藏中只见过两件型制恢弘的大器:一件天球瓶,一件贯耳大肚尊,两件都是成功之作,像两件玻璃种的翡翠瓶,极为养眼,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果你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细细品味,能看到玻璃般晶莹的翠绿釉面下密布着细细的开片,似苍蝇的羽翅,玩瓷人叫它“苍蝇翅”,是郎窑绿特有的迷人之处,闪亮而透明,幻化出梦幻般的色彩!
http://s9/mw690/0026iniDzy7gUbV3TW808&690
釉面通体还密布细细的针眼般小气孔,那是浮在釉面的微小气泡在高温下自然涨破的结果。这种透明的带着玻璃质感的绿釉是极为敏感的氧化铜釉在高温下还原成的色泽,带有极度的偶然性,成功率很低,通体无瑕疵的极为罕见,偶尔有,当时一定送进圆明园阵设,后流落海外,我见到的二件均在海外,应该都出自圆明园之物。一件还专门配有特精的紫檀底座。单色绿釉瓷其实在唐朝的三彩器中巳有出现,那时属低温釉,至宋时,在定窑中也偶有单色的绿定器,元代也不乏有单色的孔雀绿和孔雀蓝釉,还见过孔雀蓝釉的珐琅彩器,到了明代单色绿釉在永宣和成化朝均有出现,其中永乐的单色翠青釉最负盛名,我也见过明嘉靖的绿釉斗笠碗,也颇养眼。故清代康熙时郎廷极创烧单色绿釉并不是首创,而是一种继承和发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