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器上的乾隆御题诗文
蔡暄民
风流倜傥的乾隆帝,才华横溢,除写得一手流畅的馆阁体外,出口成章,举步成诗,一生曾写过四万八千余首诗章,单单为官窑瓷器写的诗就有199首(据耿宝昌先生所统计)。
这199首诗被镌刻和书写在各种本朝官窑器上,和历朝流传至清宫的古陶瓷上。目前,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瓷器中,带有乾隆御题诗的就有300余件。可见当时御题诗的官窑器数量之多。民国二十四年,中国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总614件陶瓷展品中,有御题诗的就有40余件,这些数量众多的有御题诗的古陶瓷中,往往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同一首诗写在不同的器物上。陈万里在《陶瓷考古文集》中说“这两种器物,虽刻原名是一官一哥,而乾隆御题诗就是同一首:‘铁足冰纹火气蠲,口分大体出规圆,较之罐斝犹多见,华者脆之朴者坚。’并且都是乾隆丙申夏题,除这两件外,宋哥窑盘,亦是乾隆丙申夏题,同样一首诗句。”有些不了解此历史情况的人,见了不同器物上的同一首诗,会产生疑义,以为其中只有一件真,其余必为仿品。如此推断就错矣!
二:同一首诗被用来题在相同的器物上。在清宫的各种陈设器中,壁瓶是个很重要的品种,从史料记载,乾隆特别钟情于它,以至于在乾隆喜欢呆的养心殿三希堂的壁上,就张挂式样各异的14件壁瓶,其中大多题写乾隆的《咏挂瓶》诗;他也同样喜欢轿瓶,即悬挂在御辇中,上面几乎都书写同一首诗。有统计显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248件乾隆时的各式壁瓶,其中有110件上题的诗是同一首;另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经常命造办处在同一品种的器物上题上相同的御题诗,以分送各殿陈设。
乾隆曾自制一种茶,叫“三清茶”,将梅花、佛手和松实三者入茶,以雪水烹之。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在重华宫,设“三清茶宴”,召集能诗会文的大学士、九卿及内廷翰林赴宴唱和,出好诗文者有赏,赏品就是题有同一御题诗的相同官窑器。这是皇上最好的嘉奖。如此茶宴在乾隆六十年的帝位生涯中举办了四十三次。足见乾隆爷的雅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书有乾隆御题的官窑佳器数量之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书有御题诗的官窑器一定是毫无瑕疵的精品。
当然,现在的新仿品中,也有大量书上乾隆御题诗的器皿,但除了器皿本身留下的诸多破绽外,其笔力之嫩拙,书写之僵硬,凡有书法功底的人都很容易看出其庐山真面目,不在此赘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