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定窑孩儿枕

(2013-06-06 08:38:02)
标签:

孩儿枕

定窑孩儿枕

纹饰

划花

宋定窑孩儿枕

蔡暄民

   数年前, 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那头是个老年妇人沙哑而断续的声音:“您是···蔡老师···吗?”当我作了肯定的回答后,她忙欣喜地说:“您请···请等···等一下,老范···范老头想跟···您···跟您说说。”话筒里传来悉悉窣窣的噪声,好一会才传来陌生的显得很吃力的嗓音:“啊呀···小蔡···终于···终于问到你了···你可能记···记不得了,我在逥龙庙经常见你,四十···四十···多年了,···”咳嗽声截断了他的话,我耐心地等着,凭感觉,他一定是病入膏肓中。

    “你··你有空能否···能否来一下···我住XX医院x病区X楼···X病室··”又是激烈的咳嗽声。

    显然,这是一个弥留病人临终的愿望,我没有拒绝的理由!当天下午,我就去拜访了他。老范!一见面,我认出了他,显然苍老了许多,但那方正的脸型和高高的额角立即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当初的情境:一个五官清晰的中年人,吸烟很厉害,喝极浓的红茶,喜欢下象棋,水平与专业棋手相当。记得第一次和我对弈,非要让我二先,曾自夸道:“还没碰到过让二先能赢我的人。”那天竟然输了,瞪大眼睛像发现了怪物似地盯着我,好一会才嘣出一句:“小鬼是专业队的?”

    “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下棋吗?”我坐在他病床边,含笑地问。

    “记得···记得!”让夫人把他身子扶正,又塞上一个枕头,才勉强坐舒服了些:“刚才还跟我···老伴说呢,蔡老师还是象棋···象棋高手!”

    言归正传,他癌症晚期,据医生说最多过不了二个月。他这次多方打听我的电话,请我来是想将一件他多年珍藏的“宋定窑孩儿枕”转让给我,说时,他让夫人在床头柜里拿出一只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宝光在开启盒子的一瞬间直冲我的心底,激起我一阵无法克制的激动感,如脂如玉,温润恬美。他一辈子钟情收藏,此物已伴随他四十余年,也是逥龙庙茶室收到的。他说什么宝贝全可放掉,但唯独这件宝贝不能割舍,思虑再三,还是将它托付给我比较放心。他说:“你有博物馆,是真正的藏家。”下面全是他在病床上断断续续的叙述,为方便阅读起见,我将他的重要意思综述如下:

    “这件孩儿枕是北宋定窑中的精品,故宫博物院有一只,但没有这只精美,无论从釉色、胎体、人物造型均逊此一筹,你可以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的大型画册中查阅,在《两宋瓷器》这本图册中,”他说到此处,还让夫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那图册找了出来,并翻到了那一页。

    “你看,腿部下面有一处剥釉,可以看出,胎体显然是灰黑色,没有我这只纯白;北宋定窑的胎应该是白净而轻盈的,被历代行家公认为洁白、坚硬、轻薄。看孩儿的双耳,型塑捏得不够舒展精准;再看孩儿的下眼帘处理,也很随意简单,绝没有我的那只生动传神;整只釉面的包浆更显得灰暗无岁月的宝光,而我这只宝光四溢。不要以为凡故宫藏的都是宝贝,老蒋退台湾前将精的都挑选走了;加上岁月漫长,管理人员几易其人,内中不乏有偷梁换柱监守自盗之人,乾隆时编纂的《石渠宝笈》中也有很多赝品,谁保证得了瓷杂中没有赝品?从这孩儿枕的神韵、造型、胎釉等方面综合审度,应是后仿无疑。我不是老王卖瓜,你拿回去细细品赏,会发现它特有的神韵。这就是真品的魅力所在,这些细微的地方正是仿品无法达到的高度......”

    他说完后,执意要将这只孩儿枕送我,又坚决不出价钱,还一再强调,儿子不喜欢这东西,留着也没用,又不能陪葬。说到此处,我心一酸,悄悄地拍了拍他夫人的肩,示意她跟我出去。在病房的走廊里,我动情地问她:“老伴有没跟你说过此宝贝的价钱?或者他曾经想转手的心里价位?”

    他夫人也很实在,说:“他说过,这是无价的,总要给真正懂得它价值的人!”

    这就让我为难了,她也不愿报个实价,让我怎么接手呢?我转念一想,随即问她:“你们家现在最缺什么?”

    “吃穿是不缺的,”她坦率地答:“就是这两年老头子生病,雇了个保姆,经济有点紧张。”

    “儿子呢?”

    “儿子快结婚了,···”

    “房有了吗?”我打断了她。

    “房想买,但一时恐怕凑不齐钱。”

    “那···”我想了想,“我帮你们解决吧!”

    “那怎么行?”她急的惊叫起来。真是实在人家。

    “就这么定了!”我拍拍她肩膀,让她别再叫出声来,一起回到病房。

    用一套100平米左右的商品房,换这只宋定窑孩儿枕,我大赚了!但这对厚道的夫妇像欠了我一个特大的人情似的,以后一见面就谢个不停。弄得我心里好过意不去。

    每当我捧起这只孩儿枕欣赏时,眼前同时会浮现起这对厚道朴实的老夫妇,其实老范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只是学的理工,七十年代末调去北京工作,一呆就是三十几年,所以之间我们彼此就失去了碰面的机会。他对古陶瓷的研究也下过一番功夫,因为他深知此孩儿枕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他能慷慨转手于我,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显然,现在他已去天国数年,但他的音容笑貌却和此孩儿枕一样,将伴随到我进天国之时。

 

    定窑在河北曲阳县涧滋村、燕山村一带,胎薄而轻,质地坚硬,色泽洁白,不太透明,由于其品质精良,纹饰秀美,在北宋中期被列为宫廷御窑。它有的呈象牙色,透微红,故大文豪苏轼在定州时说它“定州花瓷琢红玉”,因此古人把它比成为东方美女肌肤之色!《归潜志》上也说它“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当然紫定、酱定、黑定不在此列)它不但色美,其造型和纹饰也独步当时瓷坛,特别它的印花、刻花、划花工艺,对后世景德镇甚至日本、欧美等国均有很深的影响。

    刻花是在划花工艺上发展起来的。有时和划花一起运用,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常见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立体感强,通常对称,还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纹的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

    最富有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器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纹饰层次分明,最外围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线条清晰,形态经常巧妙变化,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工整素雅,艺术水平很高,大多印在盘碗内部,里外均有的极为少见。

    到了“清康之乱”后,才逐渐衰落,工匠随宋赵构南迁至景德镇、昌南后,烧出了所谓的粉定,也叫南定,但质量不能与北宋相提并论。至元明以后更是江河日下,一蹶不振,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http://s5/bmiddle/72c1cb6fgde718bf84274&690
http://s9/bmiddle/72c1cb6fgde718c3565a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