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2017-12-28 14:36:16)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

此书总共有十章,讲述回顾了于老师毕生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读了此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教师内心充满爱,这不仅是最高的境界,更是最低要求。老师需要有一双善于关注学生的眼睛,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这些细微之处会让你的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你的,老师是在关注你的。尽量让每个学生不会受冷落和歧视,平等的和每个学生对话,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于老师的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这句我非常喜欢。这对于我们低年级教师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离开父母亲温暖的怀抱,来到陌生的环境。于老师说,“温”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他们需要这“温”;于老师告诉我们做一个甘草。甘草有三个特性。作为老师除了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严”;那么在这“温”与“严”之间还要讲究一个“度”。有一次,于老师班上一个孩子迟到。于老师在班上放肆的表扬那迟到的学生。当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问,为什么迟到还要在班上放肆表扬呢?于老师当场回答学生说:“你们哪个有勇气迟到了,还能像他那样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门口,还有如此胆大的喊声报告。是你们肯定会躲在某个角落哭脸。”就这样,那调皮学生再也没迟到了。书中有一段是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并对自己约法三章:一、不背手;二、主动和学生打招呼;三、课间和学生一起玩;四、到学生家里走走;五、经常讲故事和笑话;六、幽默;七、努力让微笑成为自己的名片;八、做值日;九、一旦做错了事,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十、定期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于老师理解体谅学生,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设身处地的为他的学生着想,不端老师的架子,不俯视学生。于老师就是这样用每句朴实的话语,每件平凡的小事,赢得了学生对他喜欢。

经常听到有语文老师说,语文教学最难的就是作文教学,学生总是不肯动笔写文章,或者是没有素材,或者是语句不通顺,或者是字数写不多,各种各样的原因遏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于老师在第八章中详细的专门进行了讲解。为学生选择、提供他们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汲取素材,可以使广告、植物、动物、玩具、漫画等,让学生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于老师说他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因为他有素材意识,素材意识来自于责任感,有了责任感,就留神了,心就细了。还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与学习,来自自我的动笔习惯。要想为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素材,老师还得有一颗童心。把说、写训练寓于活动之中。所有的说写都是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说和写都是活动的需要,不是为说而说、为写而写。于老师说“题好文一半”,要讲究命题的艺术。命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要有趣味性,命题要让学生情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命题要命到学生心眼里去。但于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他每次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自己都会写“下水文”。只有通过写“下水文”,才能更好更有感受的去教好这篇习作,有时候一个题目写好几篇下水文,自己站在学生的立场习作,也更能亲近学生,并且,学生也喜欢阅读老师的习作,这样一来,师生共写的状态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于老师都坚持写“下水文”。这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而且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借鉴于老师的做法,开展一堂实物展示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物品,在海报上写清实物展示课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最后自己挑选写报道或者物品说明,老师当场修改,学生可在一节课中学会写物品说明和报道,这样的课堂不但有意思还有效。 上好课,把课上的有意思,不但是于老师的毕生追求,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毕生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