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esh》

(2012-07-24 11:58:20)
标签:

vogue

儒添

akram

杂谈

《Desh》

收到AKRAM的邀请,创作他最新的舞台剧《DESH》。其实早前我们就见过面,他谈到四年前曾经与我的作品相遇,并一直希望能有合作机会,因此这个机缘,好像顺理成章的就把我们拉在了一起。

这是一次对AKRAM来说,是富有转折意味的重要演出。《DESH》有本源的含义在里面,这一次是他把“源”的概念,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巅峰。人无不在寻找着自己的本源,Akram也无时无刻不在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我的源头在哪儿?我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很高,也很想和他一起探究“源”的概念。

他原籍于孟加拉,孟加拉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英国殖民的政策,影响了回教和印度教的矛盾,使之分裂,使我对于这个地方加深了一种好奇。带着这种好奇,我随着Akram来到了孟加拉国。

到达孟加拉的国土以后,当我们的车子堵塞在马路上,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母与子,小女孩,小男孩明亮的眼睛与善意的笑容,动机都是钱。我看不到他们生活的内容,马路上潜伏着无数分散的人流,我不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也许这个流动的场狱就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Desh》

这时的创作是以两条平衡的线作为起点,一个是我主观的在整个经历里的感受,与视觉印象,另外一个是我要充分了解AKRAM的世界,一个与我的种族全然不同,他们的历史,现状,过去与未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孟家拉的数天旅程中,在平凡的情境里找到了新现实的影像,在他的联想里,回教,佛教,殖民地,泰戈尔,可怜的女性处景,孟加拉虎,沉睡的鳄鱼,印度教的整个生活风貌,再让我集中在AKRAM的印象中。

AKRAM是从伦敦出生长大的孟加拉人,当他舞蹈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年头,他才意识到孟加拉对他的意义,但这个意义又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产生了无比的重量。他认为自己是英国人,我可以看出他内在的矛盾与抽离。这个矛盾也在我的创作过程里造成摇摆,我一直在试探,这种内在性的反映,边打边退,却越来越强而有力,在这种进进退退之间找到阶段性的答案。

我考虑到需要从政治慢慢回到人性本身,那种转化使AKRAM成为一个孟加拉的影子,那里的人的层次很多,很难合为一个统一的概念,但触目所见的底层的人,全都十分单纯,有一种原动力。AKRAM的到来,产生一种不存在于这里的感觉,一个外来者,在文化之中断裂。可以选择进入与隔离。他想透过一个历史人物,去代替他进入这个世界,而不是他本身,是一个个人暧昧的验证。但不是在地底下,是一个演出者,却又是自己,即隐藏又露出。

在几天的工作过程中,我的心情特别快乐,因为这里显现了一种令人安逸的心情,每一个合作的伙伴,都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成熟的人格,与国际间艺术品位的认知,很容易谈得来。孟加拉的小孩子欢心的笑脸,在音乐中获得了精神世界,超越世间的苦难。

《Desh》

我们最终放弃科技在舞台的呈现方式,以泥土,竹子,布料,牛,水,等等自然的元素作为舞台的材料,改为原始自然的形式。执着于一种东方精神的存在,但理性的自然主义,来自于西方评论界的论调,西方人已有很多对人,对自然的看法的需求,我们想制造一个在舞台上真实进行的材料与时间的交错,又以传统音乐的形式,虽然没有内容,也不会围绕着孟加拉,全然是一个个人的经历,在水与地之间,找寻活动的韵律。

解而后轻,轻以后灵,灵以后动,产生了自由的感觉,当我不断的认识国际间有文化势力的伙伴,我总是感觉到一种更轻松的面对事情的态度,清晰而积极,也能找到合乎世界尊敬的文化世界的认同,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中。

-刊於时尚杂志Vogue国际中文版五月号2011年11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