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读墨子
(2025-09-17 22:55:04)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 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 孔子贤贤,以四科进弟子,疾殁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 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 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 余以为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然也。
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韩愈高举着孔孟儒家的“道统”大旗,但他的思想又有复杂矛盾的一面,对于为儒家所不容的先秦“百家之学”并不一概排斥,相反,在一些时候却大加肯定和赞扬。这篇《读<</span>墨子>》就是一例。
这是一篇读书札记。这篇札记写得很有特色,它从寻找孔子与墨子的相同之处的角度,驳斥了当时儒者讥讽墨子的观点,是一篇具有论辩色彩的驳论式的文章。
文章一开头便直接摆出了“儒讥墨”的几个要点:“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这些都是《墨子》书中的篇名,是墨子的主张。“上同”是说民众要以君主之是非为是非,“兼爱”是提倡一种平等的、无差别等级的、不分厚薄亲疏的相爱,“上贤”即尊崇贤能之人,“明鬼”即“证明”鬼神能够“赏贤而禁暴”。
在概括地摆出“儒讥墨”的四个观点后,作者分条逐一驳斥。驳斥的方法很特别,他绕开论敌的正面,迂回到背后,并不直接评说墨子的对错,而是从儒家之鼻祖孔子那里去找根据,用孔子的言论行动来证明其同样是主张“上同”、“兼爱”、“上贤”、“明鬼”的,从而摧毁“儒讥墨”的几个支柱论点,使儒无以立足、不攻自破,墨子观点的正确性便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