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仁
(2025-08-21 21:57:55)在《论语》中,“仁”和“德”一样,含义也很丰富,孔子将温、良、恭、忠、信、孝、刚、毅、木、讷、勇、爱、宽、敏、惠等含义通通赋予了“仁”。他照着“德”的模子进一步丰富了“仁”,并确定“仁”不仅是掌权者应具备的条件,也是所有人的应该具有素养,这样也促进了公德意识的形成。孔子认为“求仁而得仁”而且“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圣”和“仁”有一定的关系,“圣”要高于“仁”,圣域难进。《论语集释》引《揅经室集·论仁篇》就说: “孔子论人,以圣为第一,仁即次之。仁固甚难能矣,圣、仁孔子皆谦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