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之皇室收入来源

(2025-02-22 22:11:37)
由于越往前记载越少,事迹越模糊,我们只能翻一翻清朝皇帝的档案,来盘点一下清朝皇帝是怎么弄私房钱的。这方面,乾隆皇帝是最好的例子。

在名义上,大清帝国的财政由户部负责,而皇家的开支则由内务府主管。不过在清朝经常有官员兼任户部尚书和内务府总管的情况,最著名的就是和珅。和珅始终能得到乾隆皇帝信任,最大的原因应该也是和珅生财有道,能充足供应皇家尤其是乾隆皇帝的个人享用。专家研究认为,清朝皇帝的皇室财政主要有四项来源:官庄;关税盈余;当铺与贷款;盐务。
首先,清朝皇帝是大清最大的地主,坐拥大片田地收取租金。满清在入关建国已经有庄园制度。入关之后,皇家圈占了直隶、热河、盛京等地大片土地形成官庄,此后还不断查抄没收被参劾革职官员的田产。内务府负责为皇帝经营官庄,对外租赁土地和房屋。不过毕竟是种地,也要靠天吃饭,而且管理也不容易,内务府的人不见得善于经营,所以官庄的收入很不稳定。
内务府总管印
皇家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关税盈余。清代的税关收入本属国家财政,但顺治康熙时期以后,往往由皇帝派遣内务府包衣奴才担任税关监督,于是国家财政和内务府就划不清了。关税盈余全部解交内务府,到了乾隆时期还明确规定盈余也有定数,必须完成,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己捞钱。各关监督遇到重大庆典或活动还要自愿报效银两。
在机构交出的大头之外,包衣奴才们为了孝敬皇帝,还常捐出自己的养廉银讨皇帝的欢心。担任各地税关监督的包衣奴才们身份低贱,就更要搜刮百姓以讨好皇帝。作为皇帝的爪牙,他们将衙门的办公费用向上解交内务府供皇家用度,等到衙门经费不足时则增添新的税目,层层向下摊派,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盈余之外,税关还是变卖内务府物资的重要渠道。在这方面,被官方垄断商品大受欢迎,官员和民众争相购买,成为清朝官场人情送礼的必备。其中最典型的是人参。满清入关后,皇室垄断东北的人参开采,皇室使用之外都交给税关变卖,变卖所得又尽归皇室。为了讨好皇帝,人参价格不断上涨,居高不下,但仍是供不应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