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
(2025-01-13 11:50:05)一、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科技革命背景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基于新型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它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物理限制,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实现生产效率、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提升,进而驱动经济社会的全面革新。
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的支撑作用
1. 数字化技术:将现实世界的实体、过程、信息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处理的数字形式,如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数字化技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实现精准监控、预测分析与优化决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2. 网络化技术: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构建起万物互联的信息网络。网络化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协同作业,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作与资源共享,催生了平台经济、远程服务等新型业态,极大提升了经济活动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
3. 智能化技术:涵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感知、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智能化技术赋予生产系统自主学习、决策与执行的能力,使生产过程从依赖人力经验转向依赖算法与数据驱动,实现了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的转变,显著提高了生产系统的适应性与创新能力。
三、新质生产力的构建路径与实践领域
1. 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融入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推动其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产品服务的全面创新,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与绿色低碳发展。
2. 新兴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产业,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体现。这些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内核,创新商业模式,塑造全新价值链,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 前沿技术探索与产业化:聚焦未来网络、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显示、类脑智能、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加大科研投入,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升级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