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比率兑换与政策需要
(2024-11-09 20:36:12)
迄今为止的各种国际货币体系在储备货币方面均具有根本性缺陷。在金本位制下,国际储备货币的增长速度受制于黄金开采增速,从而不能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必须通过国际收支赤字(主要是资本与金融账户
赤字)来输出美元。这将会导致美元与美国国内黄金储备的比率上升,当其他国家政府与投资者不再信任美国政府能够按照固定比率用黄金兑换美元时,全球范围内的汇兑狂潮迫使美国政府取消黄金与美元的自由兑换。这正是所谓的特里芬两难
(Triffin
Dilemma)。在当前的美元本位制下,同样存在特里芬两难:一方面,为满足世界经济对国际储备货币的需求,美国通过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输出美元;另一方
面,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会造成美国对外净负债的不断上升。一旦其他国家投资者对美国在不制造通货膨胀前提下的偿债能力失去了信心,则这些投资者会抛售美元与美元资产,造成美元本位制难以为继。事实上,但凡以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均不能克服特里芬两难,这是因为储备货币发行国不能平衡国内政策需要与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除此之外,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储备体系,美元本位制还存在另一个根本缺陷,
即美元本位制缺乏对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发行数量的纪律约束。事实上,美国政府基本上是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来制定货币政策,而非根据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来制定美元发行数量。再考虑到美国存在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是世界上的最大债务人,客观上也存在通过增发货币制造美元贬值来稀释对外债务、转移调整负担的激励。因此,如果说金本位制天然会带来通货紧缩压力,那么美元本位制天然会带来
通货膨胀压力。而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国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全球流动性泛滥压低美国金融市场长期利率,从而出现罕见的房地产泡沫与衍生品泡沫。因此,“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
性的必然”。[1]
要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就必须创设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