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西哥投资的文化差异

(2024-11-01 11:12:15)

在华富山工业园深耕十余年后,园区总裁吴广云得到了一些与墨西哥员工打交道的经验,“墨西哥人干活,你要经常夸他一下。”

夸奖也讲究方法——如果工作做得好,当然要直接表扬;如果做得不够好,也不能直接批评,而是要勉励。比如,告诉对方,“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吴广云直言,“你要哄着他们干活。”

这与中国的职场文化截然不同。在国内,来自领导的表扬固然不是没有,但“比较稀缺”。大部分时候,国内的员工会认为,“你不被领导批评就很不错了,对不对?”

夸还是不夸,只是中国与墨西哥职场差异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企业,正在面临或面临过更为激烈的劳工冲突,包括大批员工离职、罢工,甚至有中资老板经历墨西哥员工诉讼后,被遣返回国。

墨西哥北部工业城市蒙特雷景观,中企建厂主要集中于此

图源:Lora

中企在墨西哥落地后所产生的劳工矛盾,是出海企业大批涌向墨西哥的必然结果。

但不论要经受多少文化摩擦与本地化考验,落地墨西哥,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

在美国欲与中国脱钩断链的逆全球化风潮下,墨西哥,成为中国企业能够持续触达北美市场的那块至关重要的跳板。据CEIC数据,中国对墨西哥直接投资规模,从2011年的3800万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3.86亿美元——十年增长十倍,且还在持续升高。

中国,是墨西哥外商投资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当去往墨西哥设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时,其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愈加明显。职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劳工管理问题,是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各式各样的《墨西哥考察报告》。在人力成本的部分里,报告会详细列举平均劳动力价格、工作效能、劳工合同规范等。这很有效,但它终究是数据,是理性的论述,无法全然代替人的感受,也概括不了不同国度的人群,在互相碰撞后所面对的具体问题。

人的问题,让我们回到人上来谈论。霞光社花了一个月时间,与七位对全球化及中企出海墨西哥有深入洞察的人进行了深度交流。从他们的视角里,你会看到中企所面临的劳工困境,也会明白,出海墨西哥的制造业中企,还处于漫长的磨合期里。

吴广云认为文化差异导致的劳工问题需要被重视,因为它的解决过程漫长且复杂。先不论企业的具体规模,但“新来的中企想要适应好墨西哥的文化,估计需要三年以上。”吴广云说。

今年五月,中创盈科集团副总经理黎旭妍和同事去往墨西哥,展开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劳工问题是其考察的核心议题。

“我们共计拜访了近八十家机构,包括不同行业的中资实体企业、行业商会及协会、墨资背景的咨询公司、政府部门等。”黎旭妍表示。

大家对墨西哥人最常见的印象,是绝不加班。“996”放在墨西哥,是无法被接受的恐怖故事

即便有紧急工作必须加班,一方面,经理要先以请求的口吻和下属商量着来,先小心翼翼地询问,“你今天要和家人吃饭吗?”如果得到否定答复,再问,“有时间的话可以来加班吗?”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加班,企业要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执行,加班补贴最少要给到基本工资的两倍。

但在更多时候,员工不能接受加班。因为对墨西哥人而言,家庭大过一切。

黎旭妍观察到,海信在墨西哥市场表现优异,销量甚至一度超过索尼,“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购买大屏电视,因为他们要在周末的时候开派对”。她回忆道,某次周末,她前往墨西哥城的独立纪念柱游览,目睹了成年的孩子们身着盛装,坐在装饰着大蝴蝶结的豪华加长车上,庆祝他们的成人礼。

这些在国内鲜少发生的场景,是墨西哥人生活中的日常,甚至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金钱并不能驱动他们。相比起高薪,他们更愿意享受当下的快乐。”黎旭妍说。

由于工作习惯的差异,国人和墨西哥人刚开始合作时,可能会遇到障碍。

比如,约定的会面未能如期进行。黎旭妍和一位墨西哥合作伙伴约定的见面时间是某天上午九点,“前一天晚上还确认无误,第二天早上就既不回消息,也不接电话,最后过了时间才告诉我,‘抱歉,我忘记了’。”几日后,对方又突然电话联系她,询问“你现在在哪儿?我过来找你可以吗?”

再比如,分配的任务可能会随时被推迟。除了“Hola”(你好)之外,黎旭妍在墨西哥学会的第二句西班牙语是“Mañana”(明天)。她与许多墨西哥人沟通工作时,对方通常会先答应“好的”,然后补充说“明天”。

然而,“明天”并不意味着任务会按时完成,因为“明天”之后还有无数个“明天”。

“(墨西哥人)拍着胸脯答应你,这个礼拜会把事情干好。但你下个礼拜问他,他不一定做完了,可能推到下个月完成就不错了。那如果他答应你下个月干完,等你下个月再问他,他说不定已经忘记了。”吴广云回忆。

位于蒙特雷的华富山工业园

图源:吴广云

在墨西哥老牌人力资源公司DAMSA工作的Lora,去年从中国来到位于蒙特雷的办公室。作为团队里唯一的中国人,她进入了艰涩的磨合期。

此前,她在日企工作,所有工作文件都要反复核对,“设计图纸要对齐到每一毫米”。现在,她的职责是对接在墨西哥有人力业务需求的中企,帮助中企在墨西哥办理工签、招聘本地劳工等,日常需要经手很多文件。但她发现,文件错漏等“低级错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二次检查是必须的。不过,即便她已经告诉对方哪里有问题,交付的文件仍有可能出现各种纰漏。一位和她对接工作的女士在反复出错后,还会在WhatsApp发语音说,“啊,又错啦?没关系!我再帮你调整。”

对方的语气轻松愉悦,但Lora对接的另一端是中国客户,“他们会问我,‘怎么又错了?’”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压力。

怀着“干一番大事业”愿景的中企老板在去往墨西哥后,免不了失望和叹气。

但问题不总是因墨西哥员工而起,中国人固有的管理方式会与其形成碰撞,引发冲突升级。

较为常见的状况是,墨西哥员工被不满其工作的中国上司批评,因无法接受而离职。“他们离职没有交接期,直接走就可以了。多少会影响到工作进度。”在一家大型中资企业墨西哥分公司工作的葛明告诉霞光社。

吴广云表示,有墨西哥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不错,有一些成果,其中方领导承诺,“我要给你加工资。”但如果最终没兑现,员工可能愤而离职,影响生产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