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牟先生良知坎陷之说

(2024-08-19 11:23:34)
儒家之良知本心,历来被视为可生化万物的 无限的、绝对的、必然的道德实体。 作为其彰显 者与实践者,道德心亦能呈露无条件之道德意 识,践行无条件之定然命令,推动无条件之道德 实践。 自此而言,超越实体即是道德心。 而道德 心之能力,即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 之良知良 能。
按照牟宗三对道德理性与科学理性之 区分,道德实体是形上学本体,道德心是本体在 现实世界的普遍样态,而良知则是此样态之具体能力呈现———道德理性。

智只是在仁义之纲维中通晓事理之 分际。 ……一个文化生命里,如果转不出智之知 性形态,则逻辑、数学、科学无由出现,分解的尽 理之精神无由出现,而除德性之学之道统外,各 种学问之独立的多头的发展无由可能,而学统亦 无由成。”


试图“彻底反省外 延 真 理 背 后 那 个 基 本 精 神 ”———科 学 理 性[4](P.37),进而在儒家形上本体与科学理性间 建立逻辑关系

并不是把 物推出去,置定于外,以为对象”。 [3](P.121)而既 然此种特殊“心智”运用,“既不经由经验,又不经 由逻辑数学,当然不能成科学知识”[2](P.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