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六朝如梦
六朝如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6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圣外王”考略

(2024-08-18 14:16:49)

「内圣外王」一词,本不出于儒学典籍,不是先秦儒学的用语,北宋以前从未跟孔孟思想发生过任何关连,即使宋代以后对辟建儒家哲学体系贡献最大的程(二程子)、朱、陆、王几位大思想家也绝口不提它。朱子的语录(注 1)颇有称赞庄子的话,如说〈天下〉篇「诗以道志」几句话直是从孔夫子那里来的,但对于篇中内圣外王四字,他似乎有意避而不谈。他们放着这句现成的话不用,后世自然就不应该假定这几位儒学思想家会接受这句口号,视之为整体儒学的一贯宗旨,代表所谓儒学的道统。然而,近几十年来这个响亮的口号却在台、港人文学界中大为流行。内圣外王这四个字虽不出于圣哲先贤之口,然称为新儒家学派的当代学者几乎无不视之为儒学思想高举之大旗。影响所及,即使不以新儒家自任或自限,甚或站在新儒家学派对立立场的学者,也抓着这句话大谈其对儒学的见解。一方面,学者认为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传统的特色;强调外王从内圣开出,对西方传统来说这是陌生的。(康德首先肯定普遍道德法则的存在,然后推衍出必有遵守此普遍法则的道德个体,其思考方式与中土迥异。)另一方面,处于中西文化交会的现代世界,学者也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外王」有其严重欠缺之处。中国没有理论科学传统,没有建立民主制度,没有法治精神,甚至有没有西方意义的正义(justice)概念也是个可辩论的题目,在他们的观念中这都和儒家开展内圣外王思想的历史命运直接有关。他们认为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外内不离,「外王」要从「内圣」开出,然而正因如此,儒者「内圣」之功也抑压了「外王」,使之不能充分发展出来。故新儒家认为儒学的时代意义在于本中国「内圣」之学以解决「外王」的问题。此义在牟宗三先生的著作中阐发得最多,他一生学术努力的目标亦在于此。在他以后的学者谈内圣外王的都直接或间接受到牟先生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乘庄严经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