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与知性
(2024-08-15 20:51:40)
作为儒家的现代传人,牟宗三认为内圣外王“原是儒家的全体大用、全副规模”,因而最能够体现儒家的精神和主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他认为外王的基本内容应该是科学和民主政治。其中,民主政治是新外王的第一义,
即形式条件;而科学则为新外王的材质条件(材料和内容)。同于传统儒者,牟宗三也认同“吾人须知如是真想要求事功、要求外王、唯有根据内圣之学往前进,才有可能”。而内圣之学,就是儒家的心性之学。但是,他对传统上关于内圣外王的理解颇为不满,认为旧说的一大弊端便是忽略了外王的独立地位。于是,牟宗三创造良知的自我坎陷说以解决这个问题。该说的基本要点是儒家的德性主体首先自我否定为知性主体(知识主体和政治主体),知性主体独立于德性主体。因而,是知性主体开出科学和民主,而不是德性主体直接开出科学和民主。
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作为(新)外王的民主和科学的独立地位,与此同时依然承认儒家的道德理性具有某种优位性。
前一篇:乾卦“龙德”的跃态之美
后一篇:内外之同与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