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弘

(2019-07-09 09:54:51)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弘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弘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弘,形声字,读作hóng。甲骨文有两种字形:一把无弦弓的样子;一把张开的有弦弓,中间有一个口字。周代金文五种字形:左右结构,左为弓,右为口;左右结构,左为口,右为弓;“毛公鼎”铭文全包围结构,外似扎着口的袋子,内为一把弓;“录伯戎敦”金文则是一个人形在有弦的弓里;周厉王时期“禹鼎”铭文口字讹变为厶[gng],左右结构,左为弓,右为厶。战国时期,曾侯墓竹简字形左右结构,左为弓,右为口。篆文承接“禹鼎”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弘。本义弓和弦回弹发出的声音。

实际上,甲骨文和周代金文的弘是会意字。字形都由弓和口构成,不同的是,甲骨文是全包围结构,口在带弦的弓中间。周代金文字形则将弦省略,左右结构,弓在左或者右,口在右或者左。口是发声器官。弓+口,会意弓和弦回弹发出的声音。

为了形容弓弦回弹力度很大,周厉王时期金文字形发生变化,口被厶取代,写作弘。厶,本义雄性动物的私处。一般来说,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力气大。因此,古文中通肱[gng]。

《说文解字》:弘,弓声也。从弓,厶声。厶,古文肱字(弘,弓回弹的声音。从弓,厶表示声音。厶,是古文的肱字)。因为许慎没有看到甲骨文,把弘看作形声字是可以理解的。

或者说,弘是用来形容弓和弦回弹声,说它一个象声词更为贴切,类似哗形容河水声。

随着人们制作弓箭技术的不断提高,弓和弦越来越强劲,箭也越射越远,穿透力越强。这样的弓和弦在箭离弦之后,会有更强劲的回弹。在回弹的过程中,弓和弦会振动发出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远古人就把弓弦回弹发出的声音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弓+口(弘)。

引申为大。《尚书·周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越玉五种,玉雕的宝刀、赤刀,刻有先王圣哲名言的玉板、大璧、琬琰圭,陈列在西墙向东的席前)。《诗•大雅•民劳》: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如,弘论,弘图,弘愿,弘旨。此义通宏,现在多用宏。

开弓射箭,弓要开到最大,箭才射得最远,引申为最大限度地扩大。《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如,弘法,弘扬。

据传,远古时,姜姓部落联盟的首领共工氏有一支后裔食采于弘邑(今河南灵宝函谷关一带),子孙遂以地名为姓氏,称弘氏。

据记载,弘农涧河(在今河南灵宝),发源于朱阳镇芋元村西,经灵宝、过函谷,北入黄河。弘农涧又称鸿胪[lú]涧、洪溜涧,弘农与鸿胪、洪流声音相近。《山海经》称之为门水,或许是源自涧水从函谷关口流出。关,即是门。

远古时期,灵宝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多雨,灵宝的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高低落差达2100多米,山谷中有水流出,最后汇入黄河。山涧之水充沛,从高处向下流动过程中,发出轰鸣。

这种轰鸣声,有时似鸿雁群鸣叫,有时似弓和弦回弹的声音。可能由于这个原因,当地人把这条山涧称为鸿胪涧或者弘农涧。

弘邑因弘农涧而得名。此地生活的人,把弘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并建立方国弘,后称弘邑。

鸿胪是形容涧水轰鸣声,也就是大声。汉武帝把接待外宾的官署叫做鸿胪寺,相当于外交部礼宾司。后来,又掌管朝会仪节。远古时期,没有扩音设备,主持朝会仪节的人需要大声说出主持词。

据文献记载,弘姓来源有:

1.源于姜姓。姜姓部落联盟的首领共工氏有一支后裔食采于弘邑(今河南灵宝函谷关一带),子孙遂以地名为姓氏,称弘氏。

2.源于芈姓。战国初期,楚国学者馯[hàn]臂之后裔。馯臂,字子弘,亦字子弓、子肱,他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其子孙后代以弘为氏。

3.源于公孙氏。汉朝时期,有大臣公孙弘。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称为弘氏。

4.源于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拓拔弘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氏,称为弘氏。

5.源于妫姓。唐朝时期,魏博节度使田兴,因功被唐肃宗李亨改名为田弘正。其子孙后代以先祖名字为氏,称为弘氏。

6.源于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中有弘氏分布。

如今弘姓人口约12万(2018年),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403位。

诗曰:

弘字本义弓弦声,

涧水轰响群雁鸣。

气势恢弘很壮观,

弘扬正气国强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