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万庆涛
万庆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524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尚

(2019-02-28 22:26:19)
标签:

杂谈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尚

汉字趣探:百家姓之尚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尚,象形字,读作shàng。先周甲骨文字形上下结构,上为左右对称的两个短横,下为向。周早、周中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同。春秋时期《者灭钟》金文将甲骨文的两个短横演变为左撇右捺,字形接近现代尚字。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尚。本义加固了屋顶的半地穴式房屋。
        尚,来自向。向字,甲骨文象形字,由宀和口构成。这里的口指地穴,而宀则指草和木棍搭成的屋顶。
        远古,南方是巢居,北方是穴居。南方的巢居演变为高脚屋,又称为干栏式建筑,用符号表示就是余,其典型代表是河姆渡文化。北方的穴居演变为半地穴式房屋,用符号表示就是向,其典型代表是半坡文化。向字的甲骨文字形是半坡氏族当时居住的房屋,本义是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文化时期,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能烧制陶器,并在陶器上刻划符号。人们居住在用木棍和野草加盖屋顶的地穴里,称为半地穴式房屋。人们把这种房子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向。
        这种房屋相当简陋,遇大风或年久失修,屋顶就坍塌。人们就在A字屋顶上增加木棍进行加固。这或许就是尚字的那两条对称的短横的来历。
        人们不再半穴居,学会在地面盖房,使得向和尚不再有实际意义,字义也由实变虚。
        用木棍加固屋顶,引申为添加。《诗经·国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缀饰的美玉在悬荡。)
        手举着木棍,把木棍放到屋顶,引申为推举。《荀子·成相篇》:尧舜尚贤身辞让。(尧舜推举贤德人,亲自来把帝位让。)
        木棍放上去后,屋顶比原来要高,引申为超出。《论语·里仁》:好仁者,无以尚之。(爱好仁德的人,没有人能超过他了。)如,无尚荣光,高尚。
        人从半地穴式房屋中出来,就要从下往上走,引申为往上,向上。《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如果认为跟全天下读书人友好交流还不够,又可以向上与古代人物进行讨论。)如,尚同(对上服从),尚书(古书汇编)。
        引申为地位低的男子娶地位高的女子为妻。《史记·李斯列传》: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皇族子弟。)
        给君主递交物品时要举过头顶,类似推举木棍加固屋顶,引申为为帝王掌管某项事务或这类官职。《史记·吕太后本纪》:襄平侯通尚符节。(襄平侯纪通主管符节。)如,秦时置六尚,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
        房屋住久了屋顶需加固,引申为时间久远。《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乐所由来者尚也,必不可废。(音乐的由来相当久远了,定然不可废弃。)
        加固屋顶是为恢复原状,引申为还。《诗经·小雅·小弁》:雉[zhì]之朝雊[gòu],尚求其雌。(漂亮的公野鸡清晨就鸣叫,还不是为招引心仪的雌鸟。)如,尚有不少,尚来得及。
        给屋顶加固,希望不再坍塌,引申为希望。《左传·昭公十三年》:灵王卜曰:“余尚得天下。”(楚灵王占卜说:“我希望得到天下。”)
        远古人大都对屋顶坍塌束手无策,对能用木棍加固屋顶的人非常佩服,引申为推崇,尊崇。《论语·阳货》:君子尚勇乎?(君子推崇勇敢吗?)如,尚年(尊崇年长者),尚左(以左为尊),尚右(以右为尊),尚白(崇尚白色)。
        引申为自我推崇,夸耀。《礼记·表记》: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君子不自我夸大其事,不自我夸耀功劳。)
        引申为曾经。《说文解字》认为,“尚,曾也,庶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许慎根据字形推断出了人们久远的记忆:人们曾经(曾也)居住过半地穴式房屋,尚与向几乎(庶几)是一样的。《诗经·国风·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为。(我出生之时,还不曾有徭役。)

        尚氏或许是居住在半地穴房屋且掌握加固屋顶技能的人及其家族。他们把尚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人称尚氏。
        据文献记载,尚姓的来源有:
        1.源自先祖名字。出自姜姓。姜子牙名尚,辅佐周武王伐纣克殷,被封于齐,称齐太公。太公在周朝为太师,故又称太师尚父,简称师尚父或尚父。其后代有以他名字尚为氏的,称尚氏。源自姒姓。夏部落成员名尚黑,后世有以先祖名字中的尚为氏的。
        2.源自官职。秦统一后,设有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沐、尚书六个带尚的官职。他们的后裔,有的以祖先官职为氏的,称尚氏。
        3.源自少数民族。唐代的鲜卑人、吐蕃人,改为尚姓。满族、蒙古族、保安族、东乡族、土家族、朝鲜族、景颇族等民族中均有尚姓。
        尚姓如今人口约130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35位。

诗曰:
尚字源自古民居,
加固屋顶半穴居。
尚方宝剑显权力,
礼尚往来有情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