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蔺

(2018-11-21 07:08:30)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蔺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蔺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蔺,繁体字写作藺,读作lìn。甲骨文,金文尚未发现此字。战国时期《云梦秦律》竹简字形上下结构,上是草字头,下是閵[lìn]。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藺,简化字写作蔺。本义灯芯草。
        閵是蔺的核心组成部分,据文献记载,是一种鸟,有说是鸲鹆[qúyù],有说是閵鹊,有说是八哥。从閵字的组成看,字义当为养在家里(门)的鸟(隹),本义为宠物鸟。现在的宠物鸟有四类,即鹦鹉类、观赏型、鸣唱型、技巧型。看起来,今天的宠物鸟,就是远古人出于喜爱而捉回家里驯养的。
        通过近距离观察宠物鸟,人们发现,小鸟走路是跳跃式的,跟人跳起踩踏类似,引申为踩踏,践踏。《汉书·司马相如传》:徒车之所閵轹[lì]。(行人踩踏和车辆碾压。)
        蔺草,又称灯芯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圆而长,中有白髓。茎可编席,称为蔺席。蔺草的茎心可燃灯及入药。
        编织蔺席,要先收割蔺草,然后经过曝晒、析草、槌草、揉草等工序,才开始编织。由于蔺草编席时要经过槌打工序,也类似踩踏。或许在人们还没有发明槌的时候,是用脚踩踏完成槌打工序的。这与宠物鸟跳跃行走相类似,于是人们就在閵字之上加草字头“蔺”表示这种草。
        同样,由于编织蔺席需要槌打,引申为踩踏,践踏。如,蔺石(像人的脚踩踏下去的石头),即礌石,古代作战时从高处往下推以打击敌人的大块石头。《汉书·晁错传》: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为了防守之便,就建筑高城,挖掘深沟,准备垒石,布下铁蒺藜,再造一城于城内,两城之间相距一百五十步。)
        閵、蔺都引申为踩踏、践踏之意,而踩踏、践踏都是脚的动作,为了更加明确脚的作用,人们就给閵和蔺增加足字旁,分别写作躙和躪(简化字躏)。《汉书·王商传》: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汉成帝建始三年秋,京师民间无故出现谣言,说大洪水要来。于是,百姓涌上街头逃难,造成相互踩踏,长安城一时大乱。)
        经过无数次槌打和揉制的蔺草,在编织蔺席的时候,就更容易控制,引申为用暴力使屈服,欺凌,欺压,侵害。明·唐顺之 《答廖东雩提学书》:连年虏骑入太原,蹂躏之惨,二百年来晋人所未见。(蒙古骑兵连年侵入太原,遭受的侵害是山西人二百年来没有见过的。)
        人们还把能与蔺草长得相似、也能编席的草用蔺命名。如,花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叶子可编织凉帽),马蔺(或称马兰,叶子粗壮可编织绳索)。

        蔺姓或许来自蔺草。远古,人们靠自然资源生存,除了通过采集狩猎解决食物问题,还利用树木构筑居所,利用野草编织草席,利用植物纤维织布,改善生活条件。远古时期,今山西柳林县孟门镇一带广泛生长着蔺草。人们就利用蔺草编织草席,称为蔺席。掌握编织蔺席技术的氏族部落,就以蔺作为自己的图腾标识,并有可能曾经建立方国蔺国,称蔺氏。
        据文献记载,蔺姓来源有:
        1.源自封邑。西周时期,晋穆侯的长子名仇,次子成师。长子仇继位,史称晋文侯。文侯之子伯继位,史称晋昭侯。昭侯封叔父成师在曲沃,号曲沃桓叔。桓叔次子姬万因功被曲沃武公封于韩地(今陕西韩城),其爵位是子爵,史称韩武子。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称韩氏。韩氏后裔有叫韩康的,在赵国为官,因功被赵襄子封赐到蔺地(即今山西柳林县孟门)。韩康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为氏的,称蔺氏。
        2.源自少数民族。瑶族、黎族、裕固族、纳西族、土族等族人中有蔺姓分布。
        蔺姓如今人口,人口约50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300位。

诗曰:
蔺指蔺草可编席,
晒干槌揉编得密。
蔺氏相如有智慧,
完璧归赵千古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