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靳

(2018-07-23 07:31:58)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靳 

        靳,形声字,读作jìn。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周代金文靳字为左右结构,左边字形非常复杂,上中下结构,上似车字连接一个朝上的弓形,中间独立一个朝上的弓形,下是衣字,明显是指套在牛马等牲口身上像衣服一样的东西。右边字形似是帮助指示靳的部位在马的胸部的符号。战国时期,字形加以简化,左右结构,右边用制作这种套所用原料革字代替,左边的指示符号变为斤字。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靳。本义马拉车时套在身上的马具。

        从周代金文字形看,远古人们把马拉车时套在马身上的马具当作衣服一般。通过这套马具,把马和车联系在一起,实现马拉动车辆前进。后来这种套在牲口身上的类似衣服的东西进一步细化,靳的字义缩小,仅指马胸前的皮革,马臀部的皮革称为靽(bàn),马笼头叫做勒。用前靳后靽固定马身和车辕连接,便于马用力拉车。马勒,便于驾车人控制马匹。靳,又代指驾辕的马,称服马。《左传·定公九年》:吾从子,如骖之靳。(我跟着您,好像骖马跟着服马走一样。)

        驾辕的服马在背上有皮环,骖马的外辔(pèi)穿过它,起到控制骖马不会脱离车辕的作用,靳引申为皮环。《广雅》:弸(péng)辕谓之靳。(绷紧了套在车辕上皮质马具,叫做靳。)

        辕马的靳,长短正好,紧贴在马胸前,否则会影响马用力使劲,引申为有弹性地固定着。如,靳令(指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执行法令),靳道(同劲道,指面筋吃起来有韧性),靳固(确定)。又引申为人的性格柔中带刚。

        辕马的靳,皮革制成,有一定的弹性,松紧适度,不能有多余的长度出来,松松垮垮的样子,引申为吝惜。《后汉书·崔石传》:悔不小靳,可至千万。(后悔不稍微吝惜一下,五百万就把官位卖了,否则,可以卖到一千万。)如,靳惜,靳啬,(吝啬,小气),靳色(吝惜的脸色)。

        人太过吝啬是会被人讥讽的,靳引申为戏谑,嘲笑,奚落。《左传·庄公十一年》:宋人请之(被俘的南宫长万),宋公靳之。(宋国人请求把南宫长万释放回国,宋闵公讥讽他。)

        据传说,发明马车的人,是尧时的奚仲。尧任命他为车正,专门造车作为运输工具。马车并不是马和车在一起就是马车,得给马身上套上一种东西和车发生联系,让马能够用劲拉着车走。如果奚仲发明了马车,他一定首先发明马和车连接在一起的靳这种马具,才能实现马车的功能。靳字的最早出现,至少与奚仲发明马车同时出现,也就是尧时代。

        后来,或许制作马车和制作马具的工作分开,有人专门制作靳。人们把会制作这种马靳的工匠,称为靳氏。

        靳字,最早出现在西周周穆王(西元前1054-949年)时期的录伯[戈冬]簋上。靳姓得姓始祖靳尚(?-西元前311年)却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受封于湘江支流靳江。两件事,前后相差600多年。现在,人们以楚国大夫靳尚为靳姓得姓始祖,晚于周代金文靳字产生的年代,更大大迟于马车发明的年代。

        据文字记载的靳姓来源有:1.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地小国,后为楚大夫采邑,楚大夫靳尚之后,子孙以邑为氏,称靳氏。

        2.源于匈奴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匈奴民族中有改汉字单姓靳氏者。

        3.源于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回族,锡伯族,仡佬族,彝族等民族均有靳姓族人分布。

        靳姓人口当代人口达88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50位。


诗曰:

马匹拉车套上靳,

不套马匹难用劲。

靳巧保守不外传,

骖靳同心齐奋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