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石
石,会意字,读作shí。本义为发出声音的磬石。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击奏。中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石磬见于4000年前“龙山文化”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就出土有石磬,为天然大石片打制形成。
磬字甲骨文就是一只手持木槌敲击磬石的样子。而石的甲骨文有两种字形,一是平放的磬石,可左可右。著名的武丁之妻妇好墓中陪葬的磬上就有这个字形。另一种字形是磬石下加口字,强调这种磬石,能够像人的嘴,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金文大致相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石。
远古人类,对自身之外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采集打猎之余,还会拿着猎叉敲击身边的石头、木头。突然有一天,他们敲击到一块石头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大大小小的石块,还可以发出高高低低的乐音。用绳子挂起来,改用木槌敲击,声音更加悦耳。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石头打磨成三角形,按照音乐的顺序排列悬挂起来,这就是编磬。著名的曾侯乙编磬是石炭石制作的。
磬是用坚硬的石头制作的,后来石字就用来表示坚硬的矿物质。《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如,石板,石碑,石壁,石墩,石鼓,石磙,石块,石料,石流,石头,石匠。
引申为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称为石药。《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先生屡次说患热中、消中病的,不能吃肥甘厚味,也不能吃芳香药草和金石药。)如,麦饭石,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
石作为坚硬的矿物质,非常沉重,或许曾经具有砝码之类功能,因此石成为计量单位,作为粮食的计量单位,读作dàn,古代读作shí。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
引申为动物体内矿物质聚结,是一种病态。如,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素问》: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沉淀聚结成石,是肾气内著的原因。)天生没有阴道的女子,称为石女。
引申为坚硬的,无情的。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
石头作为坚硬的矿物质,体积很大,因此石字可以表示大。《汉书·律历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石是大的意思,是重量最大的单位。)
石姓,或许是远古发现并掌握制作磬石的氏族部落,他们以磬石作为图腾标识,因为他们掌握制作磬的技术,人称石氏。毕竟磬石的需求不大,建房用石料量大,他们不做磬石,改做建筑石料加工,成为石匠。
据文字记载石姓来源有:1.源于姬姓。①春秋时期,卫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qu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②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子兰之子,字石癸,曾任大夫。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石氏。
2.源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的公子段,字子石,其后代都以先祖之字为姓氏,称石氏。
3.源于嬴姓。春秋时期,秦国有石作氏。孔子的弟子中有石作蜀,其后裔子孙中,皆以先贤祖姓氏省文简化为单姓石氏。
4.源于古代民族。①五胡十六国时期,有匈奴别部羯族,其酋帅匐勒改汉族姓名为石勒,曾建立后赵政权,其后裔子孙皆随先祖改为汉字姓石氏。②源于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推行汉化改革时,将乌石兰氏、伊娄氏改为汉字单姓石氏、伊氏,后多融入汉族。③源于突厥族。唐朝时期突厥族沙陀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④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西域石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⑤源于波斯。唐朝时期古波斯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侗族,水族,阿昌族,拉祜族,土家族,东乡族,黎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石氏族人分布。
6.源于改姓。①李姓改为石姓。明朝末年,因忠臣李三才受奸臣迫害,其族为避开官兵追杀,指石为氏而来。②北齐有娄氏改为石氏。③十六国时期有一个姓张的人改姓石。
石姓如今人口大约420万(2010年),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63位。
诗曰:
石字本义是磬石,
远古用它当乐器。
滴水穿石意志坚,
以卵击石不量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