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樊(棥)

(2018-05-12 22:11:03)
标签: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樊

        樊,会意字读作fán。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周晚金文上下结构,上部是左中右结构,木爻木,下部为朝上的两只手。春秋时期有樊君盆,其上金文樊字无双手,写作棥。篆文承接周晚金文,将双手讹化为大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樊。本义扎篱笆。

        棥,是篱笆,加双手(大),当然是扎篱笆。木,是扎篱笆的原材料,爻是篱笆的形状。《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折柳编篱围菜园,狂夫监工瞪着眼。)

        引申为篱笆。《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青头苍蝇嗡嗡飞,飞到篱笆上面停。)此义同棥。

        引申为关鸟兽的笼子。《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山鸡宁愿走十步找食,百步寻水,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如,樊笼,樊槛。此义亦同棥。

        或许远古人用不同树种、不一样粗细、有直有弯的树枝扎篱笆,显得杂乱。樊然,引申为纷杂。《庄子·齐物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以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

        编制篱笆墙,就是要把一部分空间隔离起来,引申为范围,领域。清·方苞《内阁中书刘君墓表》:盖学虽粗涉其樊,其为说不能无弊而已。(因为他的研究初步涉及到相关领域,其学说不可能没有瑕疵。)

        山地有不同于平原的植被,类似篱笆,引申为旁边。《庄子·则阳》: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冬天,他在长江边逗鳖,夏天,他在山脚下休养。)

        樊篱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引申为社会领域的禁区,限制研究的领域。如,冲破思想的樊篱。

         樊,有可能是人类开始驯服鸟兽时,为防止它们逃离而想出的办法,也可能是为防范猛兽入侵而进行的自我保护措施。无论哪一种,都是人类用智慧和大自然相处或者抗争的结果。发明樊的人或者氏族部落,他们以此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人称樊(棥)氏。他们建立方国,称为樊(棥)国。

        或许,发明和掌握编织樊这种篱笆墙的氏族部落在远古的华夏大地并非唯一,而可能先后或者同时在多个地方的人发明的。他们都自称樊氏。

        据文字记载的樊姓来源有:1.出自子姓。商汤的后裔子孙,在商中期以后,形成了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七大族,其中有樊姓,子孙一直沿袭下来。

        2.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儿子虞仲有孙名仲山甫,辅佐周宣王南征北战,使周人统治的疆域扩大,号称“宣王中兴”。宣王封他为樊(今河南济源县东)侯,他的子孙即以樊为姓,樊氏。

        3.为西南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巴郡、南郡蛮夷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莘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今湖北省长阳西北)。

        樊姓如今人口大约221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02位。


诗曰:

樊字本义扎篱笆,

棥的发明很伟大。

杂木编制需智慧,

冲破樊篱见才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