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顾
顾,繁体字写作頋和顧,形声兼会意字,读作gù,雇兼表声符。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顧,简化字根据草书简化为顾。本义频频回看。
要搞清楚顾(顧)的确切意思,就要把顾(顧)字分解成为雇和頁。实际上,顧(顾)的初文是雇。甲骨文字形四种,一是一只鸟(隹,zhuī)落在单扇门(户)上,二是一只鸟正要落在单扇门上,三是一只鸟正要飞离单扇门,四是一只鸟在单扇门之下。本义指候鸟回来。
远古的时候,气候跟现在不同,候鸟种群和现在也不同。有很多鸟类已经由于人类的存在而灭绝。雇字究竟是哪一种鸟,现在很难判定,有可能是燕子。
每一种候鸟,都会在每年固定的时间迁徙,与农时一致。原始农业,需要根据各种物候播种。什么候鸟来了,人们就知道该做什么农活了。
候鸟每年都定时从远方来,引申为光顾(顧)。从一年一次回来,又引申为频次,经常。现在我们把经常来固定的地方消费的人,称作顾客,或者常客,就是经常照顾老板的生意的意思。
雇又引申为雇用,或许与人们把候鸟驯化为人服务有关。比如,鹳鸟和鸬鹚,都成功被人驯养,为人捕鱼。
以上是雇的本义和引申义。下面看一看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頁(页)。
页(頁),象形字,读作yè。甲骨文是一个跪坐的人,头上有头发,面部朝向自己的背后。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頁,简化字写作页。本义为转脸朝后看。
有页字组成的频字,由步 页组成,义为一步一回头,最能说明頁的本义。
回头,就要转过脸去,引申为人的脸,即面部。很多带页的字,都和人的面部有关。
分析上述雇和頁,可以非常清楚雇
頁组成顧的意思,那就是人的脸像候鸟那样定时回看,即频频回看。
简化字顾,由厄
页组成。厄(è),金文是古代畜力车辆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形,即车厄,后写作轭。意思是把牲口控制住,让它好好拉车。引申为受困,困苦,灾难。
厄的异体字,写作戹。燕子的甲骨文简写为乙。如果乙(燕)与隹是近义字,那么,戹与雇也构成近义字。有的印章中顧字就写作戹
頁,而戹又与厄是同字异体,因此,顧就演化为頋。1955年简化汉字,以頋字为正体,简化为顾。
以厄(戹)取代雇,把顧简化为顾,使兼做声符的雇消失,每年回来一次的意思也消失了,成为难学、难记,必须死记硬背的一个字,简化字不怎么成功,非常遗憾。
古代有雇(顾)国,或许是第一个发现候鸟这个现象的氏族部落,他们以候鸟每年的到来作为农时,指导农业生产,并且把雇字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这大概是雇(顧或顾)姓的真正来源。
据史料记载,在夏朝就存在这个方国——雇(顾)国,在今山东省莘县古城,历史上属于河南省范县管辖。有可能他们利用候鸟的习性,不误农时,农业生产搞得好,民富国强。
顾国与最大国夏关系很好,估计是夏的同盟国。顾国成为商汤灭夏的障碍,于是有了《诗经·商颂·长发》中的诗句:韦顾既伐。此后,顾(雇)国并没有被消灭,而是成为殷商的属国。
殷墟卜辞有,“才(在)九月,王正(征)
人方,才(在)雇”,“王步自雇于嘉,亡(无)灾。”“乎(呼)取雇白(伯)。”大意是,九月,商王出征方国雇。商王步行离开雇国至嘉国,安然无恙。擒获雇国首领雇伯。这可能是顾国最后被消灭的日子。
雇(顾)国,至少是顾姓的来源之一。文字记载的顾姓来源有:1.出自己姓,为夏王朝时昆吾氏之后,属于以国名为姓氏。
2.出自姒姓,越王勾践后裔。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瓯(今浙江永嘉)。其长子欧昭襄继位后,封其二弟欧期视为顾余侯。顾余侯的子孙,以其祖先封地“顾”为姓氏。
3.出自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裕固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顾氏族人分布。
4.源于改姓。浙江宁波有一支“后顾氏”,原为孟氏,感恩于主人,请赐姓顾,以小三辈排行字辈开始。
现如今,顾姓人口大约283万,按照人数排名第89 位,属于大姓系列。
诗曰:
顾字原本写作雇,
候鸟来家站门户。
强调回看变为顧,
如今简化写作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