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伍
伍,会意兼形声字,读作wǔ。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古文和篆文由人和五组成,表示军队最小单位,五兼表声音。隶变后,楷书写作伍。本义军队中五人为最小单位。
伍的本义是古代军队编制最小单位,五人一组,设伍长一人进行管理。《孙子兵法》: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迫使敌军全伍投降为上策,击破次之。)
由此泛指军队。如队伍,入伍,退伍。引申为步调一致,如落伍。
又指军队编制一伍中的每个人,也就是战友,借指同伙。宋·范晔《后汉书·党锢列传》:羞与为伍。(认为跟某人成为同伙是可耻的事。)
后来,官方(据考证是姜子牙治齐)将这种军队编制移植到民间,五户人家联保为一伍,设轨长一人,俗称伍伯,以加强对民众的管控。
伍字用于五的大写。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各个数字对应如下:一壹,二贰,三叁,四肆,五伍,六陆,七柒,八捌,九玖,十拾,百佰,千仟。
伍来自五,因此也具有就五字纵横交错的意思。甲骨文五字上下各一平横,为天和地,中间交叉为天地之间金木水火土五行和阴阳纵横交错。《荀子·议兵》:欲伍以参。唐·杨倞注:“伍参,犹错杂也,使间谍或参之或伍之於敌之间而尽知其事。”
显然,从伍字的来源于军队编制看,伍姓真正的出处应该与军队有关。
伍姓的来源有:1、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
2、源于军制。周朝军队编制最小的单位为伍,五人编为一伍,伍中设置伍长,由伍长统之作战。伍长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3、源于官位。西周初期,姜尚为齐国建立户甲管理制度,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五户连保称伍,由轨长管理,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在伍伯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5、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有回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都有伍氏。
伍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21位,人口约160万。
诗曰:
伍字来源自军制,
五人为伍好控制。
伍字又作五大写,
防止有人涂改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