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凤
凤,读作fèng,繁体字写作鳳,象形字。甲骨文是一只高冠、花翎、长尾的鸟形,或者另加声符“凡”,表示不凡,金文字形另有只描绘出几个长长的花翎。篆文变成凡
鳥,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鳳,简化字写作凤。
凤,又称凤凰,凤皇,即鸟中之皇的意思。后来,演变为凤凰的统称,凤为雄,凰为雌。
凤,很有可能起源于孔雀,后来成为有孔雀的部落的标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凤因形象威严,逐渐被很多部落或氏族当作自己的图腾,崇拜的象征。
假设凤是孔雀,从它的栖息地看,如今只有我国云南有野生孔雀。但在远古,气候和现在不同,野生动物的分布也不同。无论如何,孔雀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鸟,就是不平凡、不平常的鸟。人们对它的美丽形象吸引,并赋予很多的想象,认为它是鸟类的主宰,是一种神鸟,对它顶礼膜拜,希望可以带来福气,都是有可能的。
屈原在《离骚》里,多次提到凤,如“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表现屈原的浪漫主义情怀。
汉司马相如《凤求凰》里有诗句“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描写男女追求爱情。
凤除和凰连用外,还经常和另一种鸟“鸾”连用。根据对鸾的描述,说它是一种鸡,极可能是锦鸡。锦鸡没有高冠,却有五彩的羽毛和长尾,非常漂亮。
凤或许是把孔雀和锦鸡综合起来的一种现实中不存在的吉祥神鸟。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凤和龙都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被赋予美好的想象,有许多美丽的传说。龙和凤甚至成为男和女的象征,男女结婚,被祝福“龙凤呈祥”。
鸟儿起飞之时会带起一阵风,特别是大鸟如凤,更是如此。因此,凤引申为风(風,凡
虫)。可能远古也有蝗灾,往往大旱之年会出现蝗灾,大批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农作物被吃得精光,造成绝收。远古人们不理解这种现象,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是皇天派飞虫前来降灾,惩罚他们。于是,人们把这种昆虫取名“蝗”,即俗称的蚂蚱。
蝗灾之时,无数的蚂蚱在天空飞舞,像大风一样刮过。而鳳(凡
鳥)起飞带起的风与蝗虫飘过的风相似,用于凤做了神鸟的专有名词,于是就把蝗虫像风一样刮过的空气流动现象,写作風(凡
虫),简化字写作风。
凤姓来源多样。1.出自高辛氏,为黄帝的曾孙帝喾(kù)之后,凤鸟氏为历正(官名),就是专管历法天文,以指导人们按照季节时令耕田种地和收获的官,他的子孙便以凤为姓。
2、源于风姓,出自远古女娲氏族部落之后,属于以图腾信仰为氏。其族人以凤为氏族部落名称,称凤氏。
3、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受封于酆(fēng)地(今湖南省永兴县北),封为侯爵,称为酆侯。其后代就以国号“酆”为氏。唐朝时,源出酆氏的一支后裔,在云南成为白蛮大族,代表人物即为著名的阁罗凤(觉乐凤),其后人以凤为姓,称为凤氏,是今天回族、白族、京族、苗族、傣族中的凤氏之源。
4、源于唐代官位,唐朝武则天当朝之时,设凤阁代替中书省,以凤阁令代替中书令,以显现其女权至上。凤阁中大小官吏的后世子孙有以先祖官职为姓氏者,称凤氏。
5、源于辽国官位。辽国设凤军司,全称为凤军详稳司,是辽国政权在北面军中设置的一个官署,职掌辽国中的一支特殊军队,相当于现在的快反部队,统领称作“凤军政令”。凤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氏者,汉化称凤氏。
6、源于少数民族,蒙古族、满族鄂尔敦氏,在清朝中期即多冠汉姓为凤氏。
7、源于彝族,出自云南省武定、禄劝一带的罗婺(wù)部。明朝时期,该部与朝廷关系非常好。第17代土司阿英,被明孝宗赐姓凤氏,阿英改名凤英。
凤姓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但如今人口不多,暂未发现相关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