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昌
昌,读作chāng,会意字。甲骨文是上下结构,上下两个日(太阳)字,本义是特别光明。金文字形分化为两种,一是讹化为日在上,曰在下;二是讹化为上面一只手,下面一个曰。前者表示在阳光下说话,意为公开说话,直言;后者表示告诉身边的人“我”在说话,倡言。篆文承接上日下曰,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昌。本义特别光明。
昌由两个日组成,两个太阳,自然特别光明灿烂。《诗经·国风·齐风·鸡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东方已放天光,朝阳特别明亮。)
昌由特别光明引申为美好。《诗经·国风·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哎哟这人美男子,身材高大又颀长。)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特别明亮,万物则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昌引申为茂盛。《史记 ·
太史公自序》: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顺应历史潮流的事物,就会繁荣昌盛,忤逆历史潮流的事物则非死即亡。)
凡是有昌的字,都与特别明亮、茂盛、美好有关。如:1.唱,口中发出特别响亮的声音,一般用于唱歌。我国古典文献,大多将唱歌的唱写作倡。
2.倡,有两个音,一个读作chāng,指特别美好的人,歌舞伎。远古从事歌舞或者乐器演奏的人,都需要化妆打扮起来登台表演。后来也指娼妓,为了吸引异性,需要打扮的花枝招展。《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以歌舞伎身份入宫。注:李夫人,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
倡,另一个音,读作chàng,引申为美好言辞,唱词,动词化,意为领唱。《荀子·礼论》:一倡而三叹。(一人领唱,三人相和。)
由于领唱在先,引申为首倡,倡议,提倡,倡导。《汉书·陈胜传》: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反秦,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菖,读作chāng,一种草,也叫菖蒲,水边植物,喜欢阳光(昌),但怕暴晒。
4.鲳,读作chāng,一种体型漂亮(昌)的鱼,体侧扁而高,没有腹鳍,背部青白色,鳞细,肉味鲜美。
昌姓,源出有三:1、出自有熊氏,为黄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之后,以祖字为氏。
2、出自妊姓,为黄帝二十五子十二胞族之后中有昌氏。
3、出自黄帝有臣名昌寓,其后世子孙以昌为氏。
4.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汉朝时期宕昌羌民族,属于以部族称号为氏。
昌姓,现在比较罕见。现今人口数量没有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