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章

(2018-01-02 08:00:47)
标签:

老万说字

汉字趣谈

百家姓

杂谈


汉字趣谈:百家姓之章

        章,会意字,读作zhāng。甲骨文尚未发现,金文上部是辛(錾凿),下部是玉璧,意思是用錾(zàn)凿雕刻玉璧花纹。篆文整齐化,变成两个形态近似的字,隶书,楷书两个字都有,直到清代。近现代规范为中间部分没有贯穿的所谓“立早章”。本义是用錾凿在玉璧上雕刻花纹。

        《说文解字》认为章字是“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析形和释义都不确切,其本义是指玉璧上刻花纹。《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琢磨良材刻纹花,如金如玉品质佳。)

        雕刻过的玉璧,比未经雕刻的要显眼,章引申为显明,昭著。《荀子》: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所以虽然珉这种类似玉的石头,有很高的雕刻价值,但不如玉雕刻出来更鲜明华丽。)

        章可以做动词,使一种物或人或事鲜明起来,引申为表扬。《商君书》: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表彰民众的善良,民众的过错就会被掩盖;任用奸民来治理,民众的罪过就会受惩罚。)为区别动名词,此义另造彰字,彡是雕刻的线条。如表彰,臭名昭彰。

        印玺是在平滑的玉石或者硬木上雕刻人名或者官职,加盖在文书的书写者或者部门之上,用于信验的凭据,称为章。如公章,私章。印,盖章的按压动作,名词化之后,等同于章,合称印章,可单独使用。

        印章,作为信验凭据,引申为某种组织的标志,如学会徽章,军队的领章,肩章。

        由玉璧上的花纹泛指所有的花纹。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永州野外,有一种奇怪的毒蛇,黑底白花纹。)

        古代写字用刀笔,跟雕刻玉璧类似,因此把写字比作雕刻玉璧的花纹,把写下一段完整内容的字称作章(花纹),纹最初写作文。后来把篇幅不长、独立成篇的文字称作文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古代臣子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称为章。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已陈情,议以执异。(章用来谢恩,奏用来弹劾揭发别人,表用来陈述衷情,议用来发表不同意见。)

        古代诗都是和音乐相结合,因此一段内容完整的诗配乐称为一章,后称为乐章。《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赵王刘恢的宠妃被吕太后毒死,于是他就为她作诗四章,让乐工们歌唱。)

        雕刻玉璧花纹有一定的条理(线条和纹理)性,章引申为规律,法则,规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奖赏和惩罚都无章可循。)

        法规是用文字写成的分章节的条文,章引申为法律文件。如宪章,党章,规章,章程,约法三章。

        章姓的来源,最早可能是出自商朝时的鄣国,遗址在今山东省东平县鄣城村。鄣,章之邑。或许鄣国之人善长玉雕,职业玉匠,为王室制作祭祀的玉器,这样的人被称为章,久而久之以章为姓,也是可能的。

        章姓的起源:1.出自姜姓,商朝时有鄣国。商灭之后,姜太公受封齐国,把鄣国收为附庸国,后姜太公曾孙姜虎封在鄣国,西元前664年,被齐国灭亡。国民遂去掉鄣的邑(右耳旁)姓章,以姜太公为得姓始祖。

        2.出自任姓,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任姓之后,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祝氏等十个姓,都出自任姓直系分衍的姓氏。

        3.源于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有章姓,属于汉化。

        4.另有他姓改为章姓。

        现如今,章姓全国人口有近150万,第114位。

        章姓历代重要人物有:1.章子,战国齐威王将领,深得齐王信任,曾帅兵迎战秦军,后大胜。

        2.章邯,秦朝末年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大败反秦的陈胜,迫其遁走。后章邯杀赵高,灭秦,被项羽封为雍王。

        3.章学诚,清代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

        4.章炳麟,清末、民国时期民主革命家、思想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