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完善江边救生措施刻不容缓

(2013-03-06 17:12:04)
标签:

广州

珠江

岸边

救生

设施

分类: 时事评论

 

3月1日下午,武警广州支队船艇大队副政治教导员郑益龙外出途中勇救落入珠江青年陈永标,自己却不幸被激流冲走,不幸牺牲,遗体3月4日晚8时50分被打捞出。这是近年来发生了最新一起舍己救人、英勇牺牲的英雄。此前,2003到2011年,前后有高增玉、何仲贤、袁浩飞、郭伟忠和牛作涛,也是在珠江救人而牺牲。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

但是,我们不能原谅的是,长期以来珠江岸边的安全救生设施不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导致了不应有的牺牲,甚至可以说,正是救生设施不完善,导致了落水者和施救者的不幸死亡。根据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珠江岸边多个亲水平台,几乎找不到一个救生圈、救生绳待施救设施。由于缺乏救生设施,一旦发生落水事故,落水者、施救者都很难安全上岸。市民抱怨长期缺少救生圈、救生梯,而且长期无人看管、巡查及施救。

2011年10月,在广州工作的退伍军人牛作涛在对一名跳江女子施救时牺牲,当时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赵力军指出,曾在市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建议广州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如欧洲莱茵河,都有设置自救攀爬救生口或攀爬扶手,在已建成的珠江河道广州景观段两岸垂直堤岸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落水人员自救攀爬口、攀爬扶手等自救设施。在建或规划建设的岸堤上,结合亲水岸堤的设计,增加建设落水人员登岸口或自救攀爬设施或救生设备。显然,议案并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更不要谈落实。另外,有媒体报道,今年1月,德国救生协会举办冬泳,他们已经坚持了近50年。中国也有救生协会,但没有人看到江河湖海边,有救生员的影子。他们都在哪里?还是压根就没有救生员编制?

实际上,不仅广州珠江岸边救生设施,国内很多江河湖海岸边的救生设施都不完善,更谈不上有救生员在岸边巡查了。网上搜索,会发现很多地方发生的落水者死亡或救人者牺牲的事件,都与岸边救设施不全或几乎没有有关,更不要奢望有救生员,参加求助的人都路过的行人。生命的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人的关怀,政府的头等大事。完善江河湖海岸边救生设施的设立,甚至进一步成立救生员队伍,加强救生工作,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职责,已经刻不容缓,需要马上行动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