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扬传统美德,别让好事变味

(2012-06-12 22:01:03)
标签:

周冲

美德

赞扬

广州

褒奖

传统

典型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6月3日,广州一名3岁女童失足被卡在4楼阳台,一穿黄衣男子从3楼防盗窗爬出,徒手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经过众街坊合力营救,女童最后安全获救,而黄衣男子却低头步出小区,消失在人群中。事发后,女童父母以及媒体发起了寻找无名英雄的行动。6月9日,经过全城“搜索”,这位名叫周冲的“黄衣男”终于在广州天河东圃珠村被找到。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凌志哥”为救治一位流浪汉垫付医疗费8000元不留名。6月11日,肇庆也出现了求助女童的“托举哥”邓雄飞。

这不由得让人想去年7月双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2岁女童的吴菊萍,10月救起被碾压重伤的小悦悦的陈贤妹。为什么他们这些看似平常其实也确实平常的行为会感动我们每个人,那是因为,这些最基本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已经有很多年不曾出现了。这些年,追求权力、金钱和物质享受似乎成了主流,扶摔倒老人者被法院判成撞倒老人,还要赔钱。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下,助人为乐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冷漠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人性的光辉被权力和金钱遮蔽了。

无论是吴菊萍陈贤妹,还是周冲,他们救人行为要不要得到赞扬褒奖,在当前社会极度缺乏最基本的道德良知的情况下,完全应该得到赞扬和褒奖。但是这种赞扬和褒奖必须是恰当的,绝不能因为社会缺乏这种精神就无限地拔高,给他们戴上各种各样的光环,就树立所谓的典型和榜样,让他们从人变成神,让普通平常人无法企及。实际上,他们做的事情,只要是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说是举手之劳。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孟老夫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这个社会将充满温暖。

善举应该赞扬和褒奖,但绝不能用老套路。比如,有些人总想从他们的善举中挖掘出些什么,比如当时你怎么想的,就差问当时是不是有什么英雄形象在你的头脑中闪现。他们都是平凡人,他们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扶老人家过马路,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孩子,为陌生人指指路,遇到歹徒帮着打打110,都是一种美德。善良是不能用金钱和利益去衡量的,给周冲们太多名利,实际上是对善良美德的一种亵渎,刻意去树立一些道德模范其实是真正不道德的。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建国60多年来,各行各业树立了那么多的典型标兵,情况是不是越来越好呢?好人为什么越来越少了,贪官为什么越来越多了?中国社会道德堕落到如此地步,我们需要进行认真的反思。

就在笔者要结束本文的时候,南方日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说,今天,团省委授予“托举哥”周冲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受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委托,省、市总工会负责人慰问了周冲。据悉,今天晚上周冲将飞赴北京,做为受邀嘉宾,参加明天由中组部和中央文明办组织的会议。这让人非常无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