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供港蔬菜为什么能高“菜”一等?

(2011-09-06 11:20:55)
标签:

食品安全标准

香港

内地

国际

供港蔬菜

食品安全

商品质量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近日,“供港蔬菜”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供港蔬菜”价格是同类农贸市场的蔬菜两到三倍,但依然受到市民的热捧。有不少人都质疑,怎么证明那些就是供港蔬菜,又没有经过香港有关部门的检验,质量能比普通农贸市场的高吗?经过媒体记者拿着同类蔬菜到工商部门进行快速检测后发现,这些所谓的“供港蔬菜”和普通菜市场的农药残留属于“同一级别”,至此,所谓“供港蔬菜”的谎言被戳穿。

长期以来,内地人一直相信“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是好商品,商品质量高于供内地使用的商品,这几乎成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而且生活经验也一再强化这种思维定式。比如,从食品安全方面来说,中国内地出现了多少食品安全问题从毒奶粉到毒豇豆,从苏丹红鸭蛋到染色馒头,从瘦肉精火腿肠到假冒伪劣月饼,数不胜数。由于内地水污染以及化肥农药的滥用,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这给“供港蔬菜”质量优于普通蔬菜,提供了心理基础和现实依据。

所谓“供港蔬菜”完全是销售商和市民玩得文字游戏,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供港蔬菜”。就连销售商也都直言不讳地说,叫“供港蔬菜”更洋气,肯定会比什么优质、精选蔬菜好卖得多。果然,市民的购买“供港蔬菜”的热情高过买没有冠以“供港”概念的蔬菜。看来,销售商是摸透了市民的心思,因此也大赚了一把。销售商不过是把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比供内地的商品质量好这样的概念移植到蔬菜这个商品上,而实际上,他们是在“挂羊头卖狗肉”,坑害消费者。

希望市民热捧的这个所谓的“供港蔬菜”,能够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一要严厉打击那些玩弄概念坑害消费者的销售商,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二要加强对包括蔬菜在内的食品安全的监管,把监管的标准提高到国际标准,国际国内一个样,让市民能买到同样质量的蔬菜,吃上放心菜。只有这样,市民才能不再对“出口转内销”高看一眼,供港蔬菜也不再高“菜”一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